中国银联:中国2017移动支付呈六大特点
中国银联17日发布的《2017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中国2017移动支付呈现男性网络消费力首超越女性,“90后”消费能力强劲等六大特点。
六大特点是:
——男性网络消费力首超越女性,“90后”消费能力强劲。报告显示,“70后”“80后”是网络消费主力军,其中男性月均网上消费额超过5000元(人民币,下同)的比例(23%)首次超越女性(15%)8个百分点。“90后”每月网上消费金额高于5000元以上的比例(23%)高于其他所有年龄段人群。
——手机闪付增长强劲,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手机闪付成为2017年市场份额增速最快的移动支付产品,6成受访者表示使用,较2016年增长1倍。
——传统验证方式遇冷,生物识别受青睐。数据显示,传统密码验证方式的使用比例较2016年下降25%;动态验证码的使用比例连续两年下滑,2017年再次下降20%。与此同时,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认证因安全与便捷的独有优势获得青睐。被调查者中使用指纹识别方式的比例为48%。
——移动支付场景更为丰富,外卖受男性群体追捧。5成以上的消费者通过手机支付完成线下购买实物、信用卡还款、外卖、打车及充值缴费等日常支付。其中,打车、叫外卖是“90后”“80后”常用场景;买电影票、发红包是“70后”常用场景,资金转账则成为“60后”的首选。外卖消费场景崛起迅速,移动支付比例超过6成,而“80后”“90后”男性群体对其增长贡献最大。
——消费者自担损失比例下降,联系银行为止损关键。相比2016年,自行承担所有损失的消费者占比下降12%,其中商业保险、风险赔付、欺诈资金与货物拦截等产业风险保障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老年及“90后”群体须更加关注支付安全。中老年更容易受优惠信息吸引,对于不明二维码防范意识差,更易遭受网络的欺诈(占比达59%)。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约10.5万份,约七成被访者集中在20岁至40岁。样本覆盖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山东、江苏、福建等全国34个城市。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