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突破”构建铜仁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来源:贵州省旅发委 发布:2018年02月01日 作者: 人气:1458


  2017年,铜仁市旅游产业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统领,以“一带双核”精品旅游线路规划建设为重点,抢抓发展机遇,大胆改革创新,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调结构、提品质、拓市场、增效益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开创了旅游工作新局面。去年全年接待游客5640万人次,收入435亿元,同比均增长30%,旅游业持续“井喷式”增长。归结起来,2017年铜仁旅游工作主要实现了七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在旅游体制改革上实现“统”的突破。打破旧框架,建立新体制,是推进旅游体制的改革目标。建立健全旅游改革发展领导机制,调整充实了以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四家班子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市直相关单位和区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铜仁市旅游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以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人员,加大了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导;设立了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旅游规划管理、旅游投融资改革、旅游服务监管、旅游宣传推广五个专项工作组,印发了《铜仁市旅游改革工作组工作规则》,组建了旅游机制项目综合改革、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旅游星级标准管理改革、智慧旅游改革、旅游行业创新改革5个专题组,整体推进了旅游发展和改革工作。设立了铜仁市全域旅游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了对全域旅游发展的统筹。修订出台了《铜仁市促进旅游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试行)》,针对境内外客源市场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措施。碧江、万山区成立了具有综合协调职能的旅游发展委员会,石阡县、印江县、沿河县成立了旅游党工委,江口县、松桃县正在推进旅发委成立工作,德江县成立了旅游局,其他3个县旅游部门已单列。碧江区、石阡县在辖区内各乡(镇、街道)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办公室机构,将旅游行政管理职能延伸到乡镇,在全省首创全域旅游管理延伸至乡镇新模式。市公安局和万山区设立了旅游警察大队,万山区设立朱砂古镇旅游派出所,九丰农业旅游景区旅游派出所;其他区县正在组建旅游警察大队。市工商局成立了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在全市3A级以上景区设立了12315消费维权服务网络。铜仁市、江口县、梵净山景区,作为全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试点县、试点景区,均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体制改革迈出坚实一步,走在了全省前列。总体来看,全市已形成“市级统领、县级推进、全市联动”的发展新格局。


  二是在旅游规划统筹上实现“全”的突破。围绕“七全发展”理念,以规划统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是铜仁市去年至2019的创建目标。完成了《铜仁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和审批;高规格启动了《铜仁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铜仁市温泉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铜仁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铜仁市“一带双核”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四个战略性规划的编制,目前已完成初稿编制并邀请前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等国内一流旅游规划专家来铜对上诉规划进行了论证,市委书记陈昌旭、副市长杨同光分别主持论证会。编制了《楼上景区旅游规划》、《德江县泉口片区旅游总体策划暨概念性规划》等乡村旅游专项规划20余个。通过规划编制,进一步厘清铜仁全域旅游发展方向、目标路径、功能布局,进一步凝聚共识,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三是在产品品质提升上实现“精”的突破。打造“精致、精细、精美”旅游景区,是铜仁市旅游产品提质的目标要求。着力推进重点景区提级改造,全市14个重点景区全年累计(含新增)建设项目116个,完成投资22.89亿元,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123.81%。梵净山景区围绕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提级改造,累计投入创建资金3.7亿元,建成大型游客服务中心1座、生态停车场两个,新增标识标牌700多块,景区内外公共服务功能明显改善。万山朱砂古镇景区新建了大型游客服务中心,推出了影视城、玻璃桥、放下山庄等项目;九丰农业博览园相继推出了海洋馆、科普馆;思南石林新建了地质科普馆;沿河乌江画廊景区新增了游艇项目;苗王城景区对演绎节目进行了重新包装升级……这些新项目的推出,有效助推景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去年“十一”长假,朱砂古镇景区门票收入位列全省第三。同时推出的万山彩虹海主题乐园,沿河玫兰图斯玫瑰园等一批新产品、新业态,广受市场欢迎、游客追捧。


  四是在市场营销统筹上实现“合”的突破。统筹资源,合力推介,是铜仁市2017年改革市场营销方式的新亮点。积极向上整合资源,主动配合省旅发委开展了夏冬两季专题营销活动及“澳门万人游贵州”活动。实行部门联动,配合市委宣传部协调央视《走遍中国》《探索发现》等栏目拍摄专题片31条次;持续在沪宁高速苏州闸道口、沪昆高速起点等长三角地区重要交通节点,投放旅游品牌形象大型户外广告,极大提升铜仁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美誉度;协同农业、市政府驻沪办等部门,在苏州开展了专题推介活动。整合区县力量,以区县为主体,统筹开展旅游推介活动10余场,携手举办了瓦屋油菜花节、梵净山微型马拉松赛等50余项节庆活动。深化与对口帮扶城市——苏州市的旅游合作,双方从资金帮扶、互访交流、业务指导、信息推送、客源拓展等方面开展了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整合企业政策,先后组织全市旅游企业针对对口帮扶我省的八个城市、京津冀及港澳台地区、贵阳市等片区游客阶段性推出了优惠政策,来自上述地区游客增幅均达25%以上,收到良好的市场反响。强化区域合作,与张家界、湘西州、渝东南携手构建了精品旅游线路,合作开发韩国、东南亚等境外市场。推进航旅结合,充分抓住铜仁凤凰机场升级为国际机场机遇,积极与重庆景翔航空等航旅运营商合作,拟开通铜仁至韩国首尔、大邱、务安、釜山、清州五个城市的航班。加强旅游客源城市航线的开发,2017年新开通至武汉、青岛等8个城市的航线,共开通了至北、上、广、深等27个大中城市的航班。旅游业拉动航线开发优势明显,铜仁凤凰机场去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2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跻身全国“百万级机场”行列,在省内支线机场中仅次于遵义。通过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初步形成了“市级统筹、区县参与、政企联动”的合力营销格局。


  五是在旅游品牌创建上实现“量”的突破。产品既要做精,更要做量,以量的增加是提升铜仁旅游目的地品牌影响力一个渠道。梵净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已经国家旅游局组织的专家暗访评估,可望近两月内对外公告;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取得重大进展,圆满完成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组的现场评估;并成功申报“中国天然氧吧”。万山朱砂古镇创建5A级旅游景区,得到了省旅发委的支持,并向全国旅资委进行推荐,进入景观质量评审程序;作为全国生态旅游的典型,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在央视一套《新闻联播》播出;被国家旅游局列为非热门旅游线路和目的地(贵州仅有三处),同时被评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九丰农业旅游景区、沿河乌江黎芝峡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玉屏茶花泉景区通过国家4A级景区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沿河中界狮子山、碧江百花渡、松桃潜龙洞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碧江瓦屋、玉屏亚鱼郭家湾被省农委和省旅发委评为“贵州省十大最美油菜花农事景观点”。石阡寻茶之旅被省农业厅和省旅发委评为全省十大茶旅精品旅游线路。可以说,旅游品牌量的增加,既是一场旅游产品的营销活动,更是一场铜仁旅游形象对外的集中展示活动。


  六是在旅游服务上实现“质”的突破。“质”是旅游服务的关键,是提升铜仁旅游形象,开展“满意旅游痛客行”活动的重要抓手。梵净山景区通过创建国家5A级景区,景区内外公共服务功能明显改善,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十一”长假期间,梵净山景区游客投诉量从往年的全省第1下降到全省第7位,且皆为无效投诉(指非景区责任的投诉),得到了国家旅游局、省旅发委的高度认可。全面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工作,印发并组织实施了《铜仁市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工作方案》。开展了旅游大检查活动,联合安监、消防、交警等相关部门,先后7次对十个区县重点景区等场所开展服务质量大督查工作。反馈整改问题124个,目前均已整改到位。检查旅游景区商品超市51家,餐饮单位17家、茶叶专卖店45家,检查产品504个,出动执法车辆59台次,出动执法人员181人次,增强了旅游景区商品超市、餐饮业主办者经营者的计量意识,切实提高了全市旅游景区商品超市、餐饮业计量管理水平。大力开展旅游“创优”服务竞赛活动,举办了全市旅游服务技能大赛,以赛促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加大对景区道路、特种设施设备,星级饭店消防、食品安全,旅游车辆行车安全等进行大检查,督促涉旅企业及管理部门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大力加强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旅游厕所120座,停车场1万余平米,自驾车露营地1个,游客服务中心5座,进一步完善了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交通接驳,加密铜仁高铁南站、铜仁机场至铜仁主城区班线车,新开通至梵净山景区旅游直通车。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全面推进4A级景区游客集散地WIFI全覆盖工作,推进景区视频、门禁系统接入全省一站式服务平台,朱砂古镇等6个景区实现了实名制设备安装和接入铜仁警务云平台工作。完成了梵净山等8个旅游景区视频监控系统接入省智慧旅游一站式服务平台。2017年,铜仁市未发生旅游安全责任事故。游客投诉办结率、游客满意率均达100%。


  七是在旅游精准扶贫上实现“带”的突破。旅游业是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就业渠道多的产业,是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充分发挥旅游业藏富于民的产业优势和带动性的优势,切实开展大扶贫、大旅游战略行动,出台了《铜仁市文化旅游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从旅游项目带动、旅游景区带动等九个方面,三年带动8.7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进一步突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将全市533个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寨分别纳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贵州省旅游精准扶贫云”系统中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信息并指导相关村寨开展乡村旅游活动。2017年,仅通过A级旅游景区的辐射,就带动了30个贫困村,525户贫困户,2312名贫困人口直接从事或参与旅游餐饮、住宿接待等服务工作。培训旅游扶贫云系统信息员170人、重点村干部70人,致富带头人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4800多人次。谋划松桃县乡村旅游发展脱贫攻坚投资基金等项目29个,争取省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350万元,支持石阡县楼上村、德江县玉竹村和印江县团龙村旅游厕所和旅游步道建设。万山区青年湖村、石阡县佛顶山村被省旅发委、省扶贫办评为省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2017年11月8日在沿河县召开了铜仁市旅游扶贫工作推进会,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陈少荣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对全市旅游扶贫工作进行总部署、总动员,全面掀起旅游扶贫攻坚战。特别是2017年6月26日至27日,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暨旅游扶贫现场会在铜仁市召开,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铜仁市旅游工作的高度肯定、对旅游扶贫工作成效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