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热议: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实体经济
3月25日,2018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在深圳开幕。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广东省副省长陈良贤致辞。深圳市长陈如桂主持开幕式。多位大咖出席,包括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等。
当天,深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数字中国联合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会议发布《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和《深圳IT产业发展报告》。而今年峰会主题是数字中国与未来世界,有分析指出,数字经济已成为继农业工业之后的新经济形态,历史上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让很多国家回到同一起跑线,当前,面对数字经济,国内应该如何应对?大咖们就此展开热议。
中国实体经济要走向数字化舞台
马化腾在主题演讲中认为,在2010年前后,智能手机、3G和4G普及之后,经济在线上线下迅速融合,线下移动支付也成了“新四大发明”之一,而很多新经济模式比方共享经济也因此产生。中国的数字化进程比发达国家快,推动也很快,2018年提出数字中国。
对此,马化腾解读时举例新零售,针对外界对腾讯新零售领域的动作解读,他解释,腾讯接连入股传统零售企业,也提供微信小程序之类的解决方案,目的是为了让微信用户能够和线下越来越多的服务连接,有三个好处。一是支付,还包括附加的金融服务,二是云的发展,未来云计算支撑实体行业大数据在云端处理,三是广告。马化腾表示,腾讯不做零售、甚至不做商业,只做连接器、做底层的东西。类似新零售,很多产业的消费升级需要和数字经济联结。
除了新零售,马化腾还在人才方面再次发声呼吁。“创新以人才为推动力,能否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做一个粤港澳身份证,比如叫“E证通”,用于方便港澳人才使用内地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服务?最基本的人才流动问题要解决,这是创新的基础。”
在马化腾看来,数字化转型对未来是一个重大机遇和挑战,他提出,希望中国实体经济要走向数字化舞台,成为真正的主角,借助互联网这种工具箱和新型基础设施实现转型升级;希望大湾区能够抓住数字中国机遇,打造世界级湾区;希望数字中国建设能够加速全球数字化进程,为世界提供“中国样本”。
数字经济能打通制造业“任督二脉”
郭台铭在高端对话中阐述,数字经济正在蓬勃发展,网络经济跟实体经济在快速融合,给制造业带来一个巨大机会。马云之前造了“新零售”概念,任何产品的零售都是制造出来的,大多消费行为都得有个实体产品,所以讲“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制造就是现在的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跟传统互联网有区别。郭台铭认为,工业互联网的实质意义是提质增效,降本减存。分析手段不同,强调的是跨学科的、技术融合的分析和深度学习等。
不同于阿里是“人与物的关系”、腾讯是“人与人的关系”,郭台铭认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是“物与物的关系”。但机器(物)跟机器语言要能互通,郭台铭设想,富士康将来是一个平台,也已经打造富士康云,会从传统的产业链模式倒过来,变成客户要什么他们制造什么,“把任督二脉打通,这个时候工业互联网才算刚萌芽”。
郭台铭表示,这跟工业4.0不一样,工业4.0是在制造本身实现自动化,现在的联网是让上下游的供应商连接用户需求。为什么有那么多库存,为什么有那么多需求不明确?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结构性的数据,这些大数据能在整个生产体系重塑。
要像规划土地资源一样规划数据资源
在城市数据的规划层面,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郭为在高端对话上认为,政府现今对于数据价值持高度认可,但在执行过程中难度非常大。且数据本身存在天然的分割性,不同人对数据的理解不同,数据涉及的利益分割问题备受争议,“数据打通现已可通过技术实现,但数据规划关键在于制度障碍或习惯的突破。”对此,赛富亚洲投资基金的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认为,要把数据开放给“能把数据价值挖掘出来的人”。
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也建议,数据是数字经济的物质基础,要像规划土地资源一样规划城市的数据资源。“可建设‘城市大脑’,利用城市数据资源,对城市进行全局的即时分析。”在王坚看来,数据可帮助建设数字城市,中国有机会成为帮全世界解决这个问题的国家。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