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几成定局 专家:中国央行大概率加息
美联储14日加息几成定局,在市场普遍关注流动性是否会再度受扰动因素影响背景下,央行下一步货币操作引人关注。多位专家对记者表示,此次央行大概率将跟随美联储“加息”。由于市场预期充分,且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之间仍存在明显的利差,预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上调将波澜不惊。
事实上,我国央行“加息”包含两层意义,一是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二是指以逆回购、MLF等为代表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利率。最近几次央行“加息”都是上调了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利率。自2016年以来,除了2017年6月美联储加息,央行并未跟进以外,历次美联储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后,央行都上调了以OMO、MLF等为代表的政策利率予以跟进。
业内对于此次是否“加息”意见基本一致。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加息与否需权衡考虑目前内外部因素。“中美利差和人民币汇率是外部因素,对我国央行会否加息有一定影响。但国内经济基本面面临一定下行压力,扩内需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成为经济金融工作的主要目标,内部环境制约货币政策收紧,加息面临的压力较大。”他进一步指出,央行可能会“加息”5BP并结合MLF等公开市场操作进行流动性投放,根据国内经济形势进行“加息”。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同样认为我国央行将根据内外部经济环境相机抉择,大概率会同步小幅提高逆回购和MLF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但这也会导致金融机构通过MLF获得流动性的资金成本进一步抬升,因此,下半年仍有降准空间和必要性。从具体操作看,通过定向降准置换MLF或是最佳的政策选项,这样既可维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基调,也不会向市场新增基础货币投放。”他说。
同时,温彬认为,结构性和对冲性将是未来货币政策组合工具的两大方向。结构性主要表现在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带有针对性,不会像以前那样“大水漫灌”,而是强调对中小微、绿色、“三农”这些领域的支持;对冲性主要表现在货币政策不是主动宽松,而是在当前宏观审慎大环境下,对季节性等因素影响的对冲,达到“削峰填谷”的效果。他表示,预计央行将综合运用短期、中长期等多种政策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充足和市场利率水平稳定;同时,继续采用差别化准备金和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认为,在结构性去杠杆、严监管稳货币的框架下,央行总体流动性态度是“稳健”的,6月加息的冲击影响应该也在可控范围内。
- 上一条:跨境电商打造新“空中贸易通道”
- 下一条:2018朋友圈流行词,哪个词说中了你?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