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谱写“致富路”-——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鲁屯镇发展烤烟种植工作扫描
印象贵州网讯 (特约记者 车所有)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万物披绿,处处洋溢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气象,在鲁屯各村寨兴起了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号角,开启了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希望。
日前,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鲁屯镇烤烟烘烤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当地烟农有序地将采摘的烟叶进行分拣、捆扎、上架、烤制,忙碌中也不忘话家常、话发展,愉快的氛围弥漫着整个烤烟区,掀起了烟叶科学烘烤高潮,处处是烟农忙碌的景象。
“功夫不负有心。”经过烟农们几个月辛勤劳作,精心管护,目前,该镇5个行政村已进入烘烤期。
“今年种了20亩多烤烟,比起去年的基础上,年收入在8万左右。”七一村烟农在七一村厂坪组烤烟区帮助儿子刘启华家采摘烤烟呵呵地说。
近年来,该镇政府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农户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烟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烤烟种植,鼓励农户改种高效经济作物,以农户增收脱贫致富为助手,坚持质量效益双提升,突出特色,落实管理,积极应对特殊天气,加强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着力抓好病虫害防治、封顶打杈、成熟采烤等大田中后期管理工作,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全镇上下形成镇、村、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镇种植烤烟5380亩,预计实现烟叶收入2000万元,对实现“产业增效,烟农增收,脱贫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种植12亩,除去成本,每亩大概赚2000元左右。”七一村烟农们信心满满的说。
七一村,是国家二类贫困村,也是今年脱贫出列的村之一,全村22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4294人,已脱贫74户27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该镇以发展烤烟为特色主导产业,芭蕉芋、中药材、多类苗木等产业为辅助产业的发展格局,有效帮助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为脱贫攻坚打下基础,这些产业是该镇农业产业发展的缩影。
资源变“摇钱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镇,一个村,要想提高农业产业增收,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凭借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更难解决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不开一个可靠产业项目的支撑,更离不开村委班子齐心合力,奋发有为,团结奋进班子集体。在七一村,为了多渠道促农增收,村支部积极鼓励村民发展高效益经济作物,如种植业,通过多方努力之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在村里种植了烤烟3000亩,积极引导脱贫困户参与种植种植中来,同时,解决了贫困户就地务工增收的好渠道。
由于该村里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发展烤烟种植已经尝到甜头的村民,发展需求迫切。支部干部因势利导,决定扩大种植规模,让他们增收脱贫。
“今年烟叶长势良好,现在,已进入全面采收期,下步加强引导农民适时采收烟叶,按技术要求烘烤,精准分级,有序按合同交售烟叶,实现烟农收入较去年有所增加。”鲁屯镇副镇长黄克验说。
据介绍,为能够顺利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全镇上下把人力、物力和精力转移到烤烟生产上来,切实落实烤烟种植面积,严把生产环节关,加大技术指导力度,严格落实各项技术措施,确保按质按量完成烤烟生产任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了确保烟叶烘烤质量,该镇加强田间管理等实操培训,将培训课堂拉到田间,并实现全覆盖,有效确保各项种植技术落实到位,组织村民抢抓时节采收,烘烤,一时间,田间地头,烤房区呈现一派烟叶采摘、拖运、编扎的繁忙景象。目前,全镇烟叶长相、长势,均衡度较去年有较大提高。
近年来,该镇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产业兴旺”的根本要求,响应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层层签订脱贫目标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按照“六个精准”产业到村到户的要求,大力发展烤烟、特色种植业等优势产业,全镇5380亩烤烟,通过党建引领、种植大户示范带动,助推烤烟产业发展,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努力实现精准脱贫。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