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对话西江:探究民族文旅中的扶贫模式
(原标题:清华学子对话西江学者:探究民族文化旅游中的扶贫模式)
(记者 杨雪)8月7日,一场题为“探究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中的扶贫模式”的座谈会在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十余名青年学子与西江本土学者参加了此次座谈。

“第一次来到西江,西江这么大的寨子规模,感到十分震撼”来自清华大学的向致谦同学这样说到。谈及西江十年巨变,多年在西江进行田野研究的本土学者、贵州民族大学李天翼教授的看法主要有四,一是西江十年发展的最大成效是留住了人,有了人,才有了今天苗寨的蓬勃与生机;二是西江十年不仅成功解决了社区内部广大村民的“钱”和“穷”的问题,也带动了周边村寨村民的脱贫致富;三是通过十年的旅游发展,西江苗寨实践探索出了广为人知的“西江模式”,这一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较强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四是西江未来十年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保留民族文化和独特的生活方式是西江苗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持续两个小时的座谈中,清华学子就西江苗寨旅游发展模式是否可以复制与借鉴、旅游开发后的教育发展、西江苗寨的门票分配与精准扶贫等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讨论,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境内,有1400多户,6000多人。2008年旅游开发前,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经济落后、贫困面广、文化保护乏力的传统村落,虽然坐拥丰富的苗族文化遗产,但“富饶的贫困”是其典型特征。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开启了西江千户苗寨全新的乡村发展道路。历经十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从2008年的78万人次和1亿元,猛增到2017年的606万人次和49.91亿元,分别增长了7倍和49倍。2017年,西江千户苗寨村民人均收入达22100元,是2007年的13倍。通过旅游开发,整个西江苗寨村寨面貌得到有机更新,传统生计方式得到升级转型,旅游品牌日益响亮,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乐居乐业乐游的和谐景区已经形成。

据悉,此次座谈会是清华大学“饮水思源,服务社会”贵州实践团暑期考察活动的一部分。“饮水资源、服务社会”学生骨干培养计划以“为未来中国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精神的新时代接班人”为使命,而暑期社会实践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