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报告指出:信息技术改变普惠金融发展方式
中国人民银行13日发布《2017年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普惠金融稳步发展,金融服务可得性、使用情况、质量进一步改善,信息技术发展正深刻改变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式。
《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基础金融服务已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银行结算账户和银行卡使用已广泛普及,电子支付迅速发展,保险产品和服务使用稳步增长,信用建设稳步推进,消费者金融素养有所提升,金融消费纠纷非诉解决机制建设取得进展,信贷对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平稳增长,信贷障碍有所改善,但部分领域信贷支持有待加强。
据悉,下一步,央行将鼓励各地巩固特色做法、加强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普惠金融,继续加强对创新创业、弱势群体等的支持,加强普惠金融领域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推动完善普惠金融相关制度和机制,深化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建设。
《报告》指出,电子支付迅速发展,2017年全国使用电子支付成年人比例为76.9%,此外,2017年移动支付业务375.52亿笔,同比增长46.06%,金额同比增长28.8%。
《报告》称,电子支付使用普及率较高,农村地区60%以上的成年人使用过电子支付。调查显示,2017年,全国使用电子支付成年人比例为76.9%,农村地区使用电子支付成年人比例为66.51%。
《报告》介绍,2017年,浙江省开始推行“智慧支付工程”,开展“农村电子支付应用示范县(市、区)、镇、村”创建活动,全省有89.53%的成年人使用电子支付,农村地区有85.15%的成年人使用电子支付。陕西省宜君县在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建设期间,深入推进“便捷设施工程”和数字普惠金融举措,试点县居民移动支付和网上支付的消费习惯正在形成,问卷调查显示,使用电子支付成年人比例为82%,其中农村地区使用电子支付成年人比例为75.8%。
同时,非现金支付业务量平稳增长,移动支付业务量继续较快增长。2017年,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608.78亿笔,金额3759.9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59%和1.97%。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485.78亿笔,同比增长5.2%,金额2075.09万亿元,同比下降0.47%;移动支付业务375.52亿笔,同比增长46.06%,金额202.93万亿元,同比增长28.8%。2017年,非银行支付机构发生网络支付业务2867.47亿笔,金额143.2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95%和44.32%。
截至2017年末,农村地区网上银行开通数累计5.31亿户,较上年新增1.02亿户,增长23.78%;2017年发生网银支付业务笔数94.69亿笔,金额152.73万亿元,交易金额较上年小幅增长。截至2017年末,农村地区手机银行开通数累计5.17亿户,较上年新增1.44亿户,增长38.61%;2017年发生手机银行支付业务笔数91.1亿笔,金额38.89万亿元,分别增长79.12%、66.2%。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