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应避免为“网红”所累
旅行打卡最新潮的方式,不是发九宫格照片到朋友圈,也不是旅行网站上贴图文攻略,而是在一些APP软件上发一段酷炫的短视频。短视频软件上旅行类的内容备受推崇,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景点摇身一变成了“网红”,一些游客甚至心甘情愿地“排队两小时,打卡五分钟”。
“只要成为‘网红景点’,就可以名利双收。”在此观念下,很多景区景点绞尽脑汁想成为“网红景点”。也有一些景区景点,虽然自己没有主动炒作,但如果有游客自发为其发布视频,也可能将其捧成“网红”。于是,近年来国内一大批“网红景点”涌现出来。
然而,随着“网红景点”被追捧,相关问题和弊端也接踵而至。很多游客到了这些“传说”中的“网红景点”,发现除了人气火爆与网络上的信息相符之外,其他方面都难如人意。比如,因为游客太多,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服务难以跟上,导致旅游体验十分糟糕。当地的酒店、饭店、商贩等,为趁着游客增多而大捞一笔,便将消费价格水涨船高,欺客宰客现象层出不穷。结果,游客的旅游成本提高了,旅游体验变差了,游客不得不扫兴而归,难以成为回头客。
一些“网红景点”同样面临很大的压力。“网红”加持之后,相关景区景点门票确实多卖了很多,当地的旅游收入也随之升高,但旅游现场和网络留言上的游客吐槽,不仅让景区管理方感受到了巨大舆论压力,还面临超过负荷接待问题,这可能会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或破坏。
虽说不应拒绝、有时也难以拒绝成为“网红景点”,但各景区景点也应避免为“网红景点”的身份所累。对一些景区景点来说,在有意成为“网红”之前,应该先考量一下自身的接待能力、服务能力,否则就有可能损害游客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损害自身的形象和信誉。从长远来看,未免有些得不偿失。即便是在被动的情况下“被网红”了,也应该保持足够的理性和清醒,及时把配套服务做好,提高接待能力。
对于广大游客来说,同样要避免为“网红景点”所累,不要过度、盲目追捧“网红景点”。毕竟,旅游是一项比较个人化的活动,越是较高阶段的旅游,越追求个性化,所以实在没有必要跟风追捧“网红景点”。
值得肯定的是,包括青海的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武汉涨渡湖水上森林等在内的著名景区,相继发布禁游令,把重点转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反倒赢得了大批网友的一致肯定。(作者 天歌 来源:经济日报)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