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旅评:莫让不文明旅游玷污大自然的厚赠
近日,几名游客在张掖踩踏七彩丹霞岩体的视频在网上曝出,视频中的游客光脚踩在岩体表面,一边拍照一边恣意破坏着古老且难以恢复的原始地貌,该视频发出后立即遭到大量网友声讨。
看到这种素质低下的行为的确愤愤难平,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不光是脚踩丹霞,刻字、乱扔垃圾等游客不文明旅游现象仍时有发生,各地多处知名景区的生态环境都因此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中国“天空之镜”茶卡盐湖变身“垃圾场”;号称最美川藏线的318国道旁方便面盒和矿泉水瓶随处可见;被称为“天神后花园”的年宝玉则由于游客乱扔垃圾,违规穿越,践踏草场等不文明行为,生态岌岌可危,不得不暂停接待。
为什么游客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游客自身素质亟待提高是首要原因,有些人为了拍照、猎奇,心存侥幸翻越护栏、乱写乱画;有些人为了炫耀在保护区域凹造型发朋友圈;至于垃圾,许多人的态度是大家都扔我也扔……近年来旅游消费在不断升级,玩法越来越多,人们能去到的地方越来越深度,但当一些游客只在乎朋友圈的点赞,却无所顾忌地破坏眼前所见时,这些人实在不配和美景同框,因为他们不仅破坏了旅游资源,同时也丧失了最起码的社会公德。
为了对不文明游客加强监管和惩戒,近些年我国在法律法规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增加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黑名单”,但由于游客量多难以防范、处罚力度小等原因,始终效果不够理想。《旅游法》中明确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不过从具体实际操作来看,因没有处罚细则,往往都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罚款200元草草了事。
罚200元,不文明游客很难长记性。因此,当务之急一方面是应该尽快在各地有针对性地出台关于不文明旅游行为具体的相关处罚规定,加大违规成本;另一方面强化宣传引导以及群众举报机制,让不文明旅游行为难以遁形,同时对被列入“黑名单”的游客启动联合惩戒,让其“寸步难行”。只有全社会都形成对不文明旅游行为强烈的排斥氛围,才能具有足够的震慑力。此外,景区自身也可通过实名制购票、收集垃圾换纪念品等措施进行一些管理上的尝试。
大自然的馈赠无与伦比,但日后当人们面对美景还需转动镜头躲避前人留下的破坏痕迹和垃圾山时,那实在太过可悲。人们向往美好,同时更应努力维持美好,只有这样,美景才能永驻。(作者 田虎 来源:人民网)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