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业:锐意创新 再创辉煌
随着贵广高铁、沪昆高铁开通,贵阳“一干九支”机场布局形成,88个县通高速,为贵州旅游迎来了新的春天。
2016年的贵州,全域旅游、山地旅游、康养一体化旅游等呈井喷式发展。2016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41%、43%,其中入黔游客增长50%,入境游客突破100万人次。
贵州两会上,代表委员提出,资源丰富的贵州在旅游业发展中成绩斐然,但还需要更进一步地挖掘发展。贵州旅游业应锐意创新,结合贵州实际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不断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休闲旅游发展模式,让旅游成绩再创辉煌。
故事
吃旅游饭走富裕路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南部肇兴镇,梁正萍正在自己开办的“农家乐酒楼”里招呼游客。背着背包、带有广东口音的游客坐在大厅里,品尝着侗寨特色美食。“贵广高铁开通后,游客越来越多,有时候连大厅门口也摆上了桌子。”梁正萍说。
梁正萍是一名返乡创业者,2006年,带着在广东打工存下的两万元,回到肇兴开起了农家乐。刚开始的一年,村寨里的游客很少,每月靠着导游带来的团客,只能勉强维持酒楼运转。贵广高铁开通后,游客越来越多,她有些应接不暇了。2016年,梁正平农家乐净赚了20多万元。
其实,早在2007年,上千户人家世代居住的侗寨肇兴,就曾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但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肇兴景区先走出国门,然后才渐渐被国内游客熟知。“那时侯,街上有10个人,9个人都是本地的,另外一个是外国人。”肇兴旅游公司副总经理吴刘平介绍,以前道路不通,从黎平县城到肇兴需要四五个小时的车程。随着黎平到罗乡高速开通,贵广高铁通车,外地人只需40分钟,就能从黎平县城到达肇兴,这个鲜被外人知道的村寨逐渐迎来了人潮。
为了让侗族大歌和民族风情之花常开不谢,并更好地迎合贵广高铁经济圈发展需要,黎平近年来开展了对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工作,该县有多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些传承人通过制作民族工艺品,实现了自己的发家致富梦。(记者 杨情丽)
代表建议
张吉刚代表:景区要打“文化牌”保留地方特色
贵州应抓住高铁开通的机遇推动旅游发展,加大对沿线少数民族特色村庄的保护力度。贵州旅游景区比较注重外观建设,较少在文化内涵上做功课。要解决制约贵州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可借鉴云南省的做法,做好景区规划,提升文化内涵。
云南省景区的一些做法可以借鉴:如腾冲的和顺古镇,游客在景区看到的不仅仅是古镇局部自然风光和历史,而是通过介绍和体验,真正了解到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和顺也成为云南省四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村之一,原本默默无闻的和顺开始走向全国。
令狐克梦代表:注重全面素质培养旅游人才
贵州山区扶贫开发任务重,发展山地旅游需兼顾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对于推动贵州旅游业转型升级、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贵州没有构建专门的旅游人才体系,人员跨业流动性大,旅游专业人才队伍不稳定,人才培养难以形成合力,旅游人才资源在量和质上都难以满足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建议贵州设立旅游人才评估体系,成立专门的旅游人才库,统一管理。对于长期从事旅游业,具有一定学历、管理特长、专业技能或为贵州旅游业做出重大贡献、重大发明创新的人群,建立健全一套旅游人才职称评定办法,在全省旅游业内评定一批专业技术人才。(记者 杨情丽)
委员声音
杨俊委员:加强中心城市“门面”建设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参与了创办贵州省旅游局的工作。那时,我从未想过贵州这样一个中国西部省份的形象能在联合国的舞台上出现。政协委员杨俊谈及贵州旅游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时,难掩心中的激动。相较于云南、四川等旅游强省,贵州的旅游业起步较晚。但是近10年来,出现了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后发赶超的势头非常强劲。2016年,贵州省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出现了超过40%的井喷式增长,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尽管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成绩斐然,但杨俊对贵州旅游业“短板”的批评却堪称“犀利”。“中心城市是旅游的‘门面’,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我们更加注重道路交通、公交系统、盲道等建设,这些都是城市的公共形象符号,我们在这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何完善?杨俊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形成制度。
黄成德委员:打造有文化底蕴的大旅游
没有文化底蕴的景区,就像没有灵魂的无人区。2016年,我曾徒步5个半月,沿着徐霞客古道,一路感受、一路体验。徐霞客古道是风光与“灵魂”共存的好地方。但在行走的路途中,看着历经历史变迁仍完好遗留下的古道,总觉得十分感慨也十分可惜。徐霞客古道所跨经的地方都属于山地旅游带,若是将其开发保护起来,对文化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蔡国祥委员:贵州发展体育旅游正逢其时
2016年底,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发文,部署体育旅游发展,一定程度上说明体育旅游已获国家层面的支持。贵州发展体育旅游正逢其时,应抓住机遇尽快完善体育旅游的各项保障措施。
省政协第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当天,适逢“2017世界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在全国25家滑雪场同步举行,贵州省六盘水市也是举办地之一。“六盘水举办的冰雪节以及兴建的几个大型滑雪场,正在补齐贵州冬季旅游的短板,可以说也填补了我国西南地区在大型冰雪运动旅游方面的空白。”蔡国祥说。
除了六盘水滑雪场外,紫云县的格凸河景区是攀岩圣地,六枝特区牂牁江也有优质的滑翔伞基地,贵州各区县几乎都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山地户外运动,这在全国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资源。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