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独特!黔南州这个地方要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大贵州滩”原称“板庚滩”,位于黔南州罗甸县城西北部23公里处的板庚村,是贵州喀斯特景观分布最密集的地方。由中国地质学界于20世纪60年代命名,作为重要地质发现曾在世界地质学界引起轰动。1988年至1991年,中美专家经过三年考察,中国地质学界在贵州发现三叠纪动物群化石的地层、地带和板庚滩连在一起,统一冠名为“大贵州滩”。

1992年3月16日,《人民日报》以《贵州发现世界罕见三叠纪“大贵州滩”》为题进行了报道。贵州喀斯特景观分布最密集的地方是“大贵州滩”。作为三叠纪时期耸立在深海盆地中的孤立碳酸盐台地,从早三叠纪出现至中三叠纪末期结束,持续时间约2200万年。在这个台地上,保留了各种完好的地质遗迹,是全球三叠纪时期最大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各类地质遗迹保留最全、最好的孤立碳酸盐台地,也是研究二叠纪生物集群绝灭及三叠纪生物复苏的理想地区。
随着“大贵州滩”世界地质公园申报项目的启动,将成为贵州地矿开拓大地质服务领域的重要突破,推进贵州旅游地学资源开发,提升贵州“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科学禀赋与观赏价值。
延伸阅读:“大贵州滩”
距罗甸县城西北部23公里处的板庚村,方圆十数平方公里范围的高山峻岭、田园、小溪,由地下湖泊和地上的喀斯特地貌组成的。1988年至1991年,中美地质专家经过三年多联合考察发现,“大贵州滩”是古代环境沉积,从“大贵州滩”,可以观察到二亿多年前古代环境沉积、运动、增生、收缩和最终消亡的过程。国际著名沉积地质学家保罗·伊诺斯教授认为,“大贵州滩”是当今世界绝无仅有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核心构成景点主要有葫芦寨、观音洞、金钟山、美女山、马脑山、斧头山、鳄鱼山、卧龙石、马灵桥-古驿道-马槽洞等。这里恬然宁静,景色宜人,每一座山丘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