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民博会”精彩落幕 遇见大美贵州

来源:多彩贵州网 发布:2018年11月26日 作者:陈李育 杨昌鼎 人气:11881

   11月25日,为期3天的2018年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在贵阳国际会议中心落下帷幕。展会上,全球手工艺大师齐聚,200余名贵州优秀能工巧匠展绝技,50余件(套)旅游商品设计作品及500余件贵州民族民间艺术精品精彩亮相。

“民博会”已连续续成功举办3届。本网记者 杨昌鼎 摄

  本届“民博会”,以“展示文旅精品,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既展示贵州文旅精品,又赋予展会助力脱贫攻坚新的内涵。大会举行了包含开幕式、民博赛事、展示展销、招商推介、贸易洽谈及文艺展演等系列活动。

2018“民博会”于11月23日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正式来开帷幕。本网记者 杨昌鼎 摄

  已连续续成功举办3届的“民博会”,品质不断提升,品牌效应逐步凸显,已成为我省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品牌展会。特色鲜明、精彩纷呈的“民博会”,将贵州手工艺、民族民俗、非遗技艺一一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看见了美丽贵州,思想贵州和人文贵州。

越来越多的贵州元素被融入文化产品当中。本网记者 杨昌鼎 摄

  传承创新,文创挖掘“新式”贵州

  以贞丰县鲁容乡特色元素设计的厨房系列用品,把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做成的戒指,将蜡染元素和茶具结合设计出的便携式旅行茶具……在民博会上现场的文创展区,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吸引着市民的目光。“既有特色的贵州元素,又有创意设计在里面,让我们年轻人眼前一亮。”贵阳市第五中学高三学生徐贵宇在所有展区里,最喜欢的就是这些有强烈贵州风格的文创产品。

  据悉,今年民博会文创版块为历年来规模最大。越来越多的文创产品通过挖掘文化、创新文化,让贵州特色走出大山,将其绚丽多姿的一面呈现在人们面前。

文创展区的创意产品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本网记者 杨昌鼎 摄

  “文创版块紧紧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突出原创、注重转化。”贵州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省文改办专职副主任柳盛明介绍,文创版块依靠我省特色文化资源开展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和“十佳评选”活动,力争打造一批具有原创性、示范性、带动性的融合型文创产品和品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专门人才。

  本届文创大赛共1560组作品参赛,参赛作品数量为历届最多,推动了贵州多民族文化、非遗文化、风景资源等文化元素传播。组委会还将对入围决赛的作品在京东、微博等线上平台众筹推广和线下转化,积极探索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路径方法。

  “十佳评选”活动方面,大会评选出了文化产业十佳人物、文化产业十佳品牌、文化产业十佳企业,以此来树立一批文化产业领军人物,推出一批优秀文化产业品牌,提升一批优秀文化企业,帮助贵州塑造文化产业品牌,提升贵州文化企业竞争力。

文创产品正向市场转化,实现真正的文创扶贫。本网记者 李曜 摄

  文创扶贫让贵州特色走出去,把游客请进来

  “我们有技术、有手艺,唯独缺宣传。”在文创扶贫展区的牙舟陶展台上,负责人吴宏告诉记者,她此次来到民博会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将将牙舟陶宣传出去,让更多人知道。

  “贵州有很多优秀的文化创意产品,但由于缺乏宣传或包装较为简陋等原因,都没能打开市场。”文创展区负责人黄玉蕾表示,贵州文化资源丰富,但是“抱着金饭碗讨饭吃”一直是宣传推广文化的一大痛点。文创扶贫作为宣传方式之一,有着重要的作用。此次文化扶贫展区的作品来自于贵州的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以及贵州省文改办牵头实施的“贫困县文化产品电商平台”项目。

  本次展出的部分作品,经过专业设计师的再设计、再包装,使原有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提升和市场转化,使这些产品能更适应市场的需求,为贵州文化产品打开市场,实现真正的文创扶贫。

文创扶贫带动手工艺人脱贫致富。本网记者 杨昌鼎 摄

  据悉,近年来,贵州省文改办创新文化产业扶贫帮扶方式,牵头搭建贫困县文化产品电商平台、组建“文扶贷”风险补偿金,推动文化产业扶贫专业化、市场化、效益化、规模化发展。

  通过贵州代表性旅游工艺品设计作品征集评选、贵州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文创扶贫挖掘了大批传承民族文化的民间艺人,推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优秀旅游商品,极大地提升了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旅游商品的创意设计水平,拓展了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旅游商品的销售市场。通过能工巧匠的选拔,让许多民间手工艺人有了展示技艺的一方天地,有效带动了手工艺人们脱贫致富。

  仅大赛黔东南赛区,截至2018年9月,全州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直接带动脱贫人数3000余人。

  从藏在深山无人问到如今带动经济新发展,文创扶贫的开发让贵州走得出去,也把更多的游客引得进来。

国际民间艺术作品展区全方位展示世界各民族的民间手工艺品。本网记者 李曜 摄

  民族的,世界的

  在积极传承传播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民博会也在全方位展示世界各民族的民间手工艺品。在国际民间艺术作品展区,来自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们带来了种类丰富的各国特色手工艺品。

  来自伊朗的修金海告诉记者,今年是他第一次参加贵州民博会,但贵州民众的热情好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希望不仅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艺术品带到贵州,也要把贵州少数民族的服饰、手工艺品带回伊朗,与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分享。

  据悉,此次大会向“一带一路”沿线及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出邀请,70余名境外嘉宾、贸易人士应邀参展参会。

民博会搭台,让丰富多采的贵州民族文化走出大山。本网记者 杨昌鼎 摄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敖鸿表示,本届民博会通过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参展参会,共同举办“一带一路”主题精品展,通过展示各国传统民族工艺,深度交流各国民族民族文化精髓,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创”“媒体融合”等国家战略,打造了“多彩贵州”国际化品牌影响力,同时促进招商引资和我省对外贸易转型发展。

  民博会像是一条多接口的线。连接着贵州工艺与展销渠道,连接着民族文化与世界。

  自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开展以来,每年都有不同主题,在搭建投资合作、商品贸易平台的同时,助推我省民族民间特色文化产业及有关企业扩大影响力,拓宽了合作渠道,让丰富多采的贵州民族文化走出大山,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