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贵阳“最美书店”爆红的背后……



文/本报记者王迪 图/本报记者邱凌峰
两个月前,不少贵阳人的朋友圈都会出现一条“全球最美书店钟书阁落户贵阳”的消息,很多人用九宫格照片证明自己也来“打卡”了这家占地2300平方米的网红书店。让暂时还没来书店的人心里直痒痒,生怕没赶上这波热点潮流。
现在,每天前往钟书阁的市民仍络绎不绝,打卡拍照、点杯咖啡看看书慢慢度过一天时光。
“网红书店”爆红的背后,不仅印证了实体书店“止跌回暖”的迹象,也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回归书店,寻找心中的“文化绿洲”。根据2017年发布的《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在“城市数字阅读”指数一栏上,贵阳位列前十。
全民阅读,成为这座城市时髦的一种生活方式。
实体书店逐渐升温
2018年4月17日,一项由当当网和易观联合发布的国内首个《2018中国图书阅读市场专题分析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末,实体书店销售逐渐升温,为整体市场增长做出了7.7%的贡献。
该报告显示,2017年贵州读者的图书消费在全国城市中排名36,居于前列,较上一年有了3位的提升,贵阳和遵义成为图书消费最多的两个地区。
2018年11月,中国党刊网在贵阳所进行的一份关于全民阅读的调查数据也显示,越来越多的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正逐渐回归到实体书店的“怀抱”中。
据了解,在参与这份问卷调查的386名受访者中,从职业分布上看,有阅读习惯的前三种职业分别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占比50%;企业员工(私企/国企),占比37.5%;学生占比12.5%,这三部分群体普遍具有到书店购买书籍的习惯。从年龄结构来看,分布在23岁至28岁之间的年轻群体成为购买(阅读)书籍的主力军。每天阅读书籍在2小时以上的受访者占37.5%,而一半的人有一个月去一次书店的经历。
种种迹象表明:在网络图书零售占据半壁江山的今天,这个实力雄厚的对手无形中对线下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起到了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读者正渐渐回归到实体书店中来。
“书店的味道最好闻”
每天中午,只要没有紧急的工作需要处理,在喷水池某国企上班的李欣总会在吃过午饭后,慢慢踱步来到位于南国花锦6楼的西西弗书店,用看书这种方式度过午休时光。
“我喜欢来这里,坐着看看书,周围还有一堆同样在看书或者用电脑写东西的人,这种氛围让我感觉很踏实。”在西西弗书店最里面的矢量咖啡店里,正准备阅读作家马伯庸的《草原动物园》的李欣对记者说道。
跟李欣一样喜欢来书店看书的人还有很多,今年即将从师大毕业的大四女孩王莎莎就是其中一位。她看得最多的是计算机编程方面的工具书。
“书店有一种特别的魅力,在这里啃这些专业性强的工具书,书店里播放的音乐和气氛都很让人放松,对像我这样跨专业的文科生来说,不会太觉得昏昏欲睡,希望在明年7月到新单位报到前,通过自学,自己可以掌握一些软件编程技术。”王莎莎说。
同样,在千翻与作、言有几、城市乐转、集文里的几家书店,记者分别走访后发现,在午间和下午下班后前来书店看书的市民也相当多。安静、有读书氛围、更好掌握新书资讯等原因都是大家选择前往的原因。
记者了解到,让读者选择回归书店的原因,还有实体书店的逐渐让利。
“每个周五,所有的书都是8.5折。”千翻与作书店的策划专员吴永昊告诉记者。据了解,2018年一年,这家根植于本地的文创书店图书销售量过百万。
在其他几家书店,也有不同形式的充值返现享受9折购书优惠、会员卡购书8.8折优惠等促销活动。
“虽然网上买书能再便宜个十几块钱,但我不愿意为了省点钱就在没有看到书的情况下乱买一气,毕竟家里空间有限,买来不喜欢丢了可惜,放在家里又占空间,所以在书店可以一边闻着油墨香一边翻看到底是不是我想要的书。”市民马晓辉先生说。
新模式书店越来越多
晚上10点半,寒雨夜的马路上,行人寥寥无几。然而在位于贵阳市云岩广场的“新华品读24h Jeesee Coffee”的24小时书店里,这里依旧坐着八九个正在专心阅读的市民。他们中以年轻人为主。
在这家集阅读、咖啡、创意文化于一体的24小时书店里,夜读的时间显得更有氛围。
据该书店副总经理介绍,从2012年开始,平均每天来到书店的人流量有2000人左右,读者人群中,中青老年人都各占一定的比例。
“现在书店有61万册各种图书,并且这个数据每年都以5%左右的速度在增加。”与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数书店一样,除了经营图书外,这家书店也开设了书吧,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举行“名人作家读书会、签售会”、“电影品鉴”、“文化音乐沙龙讲座”等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直到现在,这里每周都会举行一个儿童绘本故事分享会。
据了解,在前不久,他们还在遵义新开了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
去年12月底,千翻与作书店在位于花溪的亨特公园开了第二家店。书店有文学、人文社科、游戏手工、绘本等8000多个品种的2万册丛书。
“图书只是我们的主营板块,其次文创产品、文化讲座、沙龙是重点打造的板块。比如和省作协合办的精读堂名人讲座现在已经举办了22期。”
同样,对于大多数贵州人都很熟悉的本土品牌西西弗书店,如今也开遍全国各大城市。
时代在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阅读的氛围中,越来越多的新模式书店以全新面貌出现在城市的商业繁华区。
读书成最in的生活方式
钟书阁入驻贵阳,无疑是2018年贵州文化界的一大亮点新闻。至此,贵阳人民又多了一个畅游书海享受阅读时光的好去处。据钟书阁书店方面曾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去年10月27日开业当天,来到书店的人流量就多达3万多人次。而截至目前,平均每天的人流量仍超过1万人,销售额在钟书阁的全国13家书店中名列前茅。
在这家“网红”书店里,装潢设计都主动融入了贵州独有的喀斯特地貌特色。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表示,虽然线上网络书店普遍7折以下的优惠让人心动,但更会选择在实体书店亲手翻一翻书的内容,觉得有意思后才会选择购买。
“也不能说是拒绝了网络购书,只是两者会兼顾,每周末我都会去不同的书店逛逛,遇到喜欢的书看入迷了后也会不看价格立马带回家。作为一个书迷,实体书店能让我有找到同伴的融合感。”在观山湖区某小学从事外语教学的李辉老师说。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实体书店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模样,这种集合了阅读激发、文创产品、文化沙龙、咖啡休闲等更精致时髦、更个性化的形象,让更多人选择走进书店。因为在这里不仅能“闻到书香”,更能找到网络平台上所缺乏的文化氛围。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如今的实体书店除了贩售图书的基础功能外,还承担了一部分公共文化繁荣、文化交流、促进教育的社会功能。
回归实体书店,捧起纸质读本,成为越来越多读者心中最in的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