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节旅游大数据:“反向过年”成春节新风尚 80后餐饮消费总金额最高
2019年春节假期已经过去,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人都去哪儿了?钱都花哪儿聊?请看中国旅游研究院特别报告。
一、人都去哪儿了?南方地区旅游市场更加活跃
中国旅游研究院与中国电信联合实验室根据信令大数据测算,与国庆长假全国各地旅游较为均衡不同,春节期间南方旅游市场热度更高。游客接待排名前10位的省域为:1、广东2、四川3、湖南4、河南5、广西6、山东7、江苏8、重庆9、河北10、安徽。
受务工人员返乡探亲游的影响,劳务输出较大的省份客源产出。其中,客源产出排名前10的省域包括:1、广东2、江苏3、陕西4、四川5、山东6、湖北7、浙江8、河南9、湖南10、广西。
春节客流轨迹洞察显示,多数游客由东中部向中西部流动,湖南、安徽、重庆、江西等地游客净流入明显,广东、浙江、陕西和上海等地游客大规模净流出。
2019年春节游客净流入和流出前10位省域
二、人还去哪儿了?三四线城市游客接待不落下风
进一步分析各城市接待量发现,春节期间大批外出务工者返乡,推动了三四线城市旅游景气快速提升,衡阳、邵阳、玉林、赣州等城市游客接待较许多省会城市更高。
2019年春节游客接待前60位城市
三、“文旅过大年”成新民俗
文化休闲消费更加活跃。2019年春节期间,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对全国60个样本城市开展的《中国城乡居民出游意愿调查》,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居民出游意愿为85.95%,选择春节期间出游的比例较高,旅游已成居民过年新民俗。
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科技馆、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比例分别达40.5%、44.2%、40.6%和18.4%,观看各类文化演出的游客达到34.8%。且春节期间,游客在文化游览方面的人均花费多在501元-1000元之间,占比达41.25%;花费301元-500元的次之,占比38.28%。春节期间全国剧院演出在线购票同比增长23.5%。
“反向过年”让更多国民尽享都市美好生活。 “反向过年”成春节新风尚,“空城不空”将逐渐成为常态。在线旅行商(OTA)平台数据显示,春节前一周,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机票订单较上年增长40%。其中儿童旅客占比较上年增长39%,50岁以上旅客占比增加42%。
旅游过年追求生活品质。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银联商务联合实验室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期间高品质住宿设施消费人次增长超过45.3%,较上年同期提高7.7个百分点。其中35-44岁之间的男性支付占比最高,达到28.1%。此外,2019年春节期间游客餐饮日均消费笔数较节前提高43.7%,其中80后餐饮消费总金额最高。中国旅游研究院与深大智能联合课题组研究发现,通过在线平台购买旅游吸引物门票的游客中,80后同样居于领先位置,与90后的差距明显缩小。
图:近两年春节期间旅游吸引物在线购票人群分布
年轻人对人文景观偏爱有加。中国旅游研究院与深大智能联合课题组研究发现,2019年春节期间人文景观在线购票同比增长达15.9%。其中,历史遗迹类、名人旧宅、宗教寺庙和红色旅游区门票在线购票同比增长分别达12.1%、68.1%、26.8%和78.5%。分年龄段来看,80后、90后对人文景观的偏爱不较年长者弱,春节期间在线购票占比分别为31.0%和33.6%,而同期60后和70后游客人文景区在线购票占比分别为36.7%和32.4%。相比之下,60后和70后对自然景观较为偏爱,购票占比分别为43.4%和43.9%,较80后、90后高出5个百分点以上。此外,80后、90后对休闲度假类景区购票占比较60后和70后都要高,占比分别为7.7%和8.0%,折射出新时代的文化和旅游消费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别。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4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5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6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7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8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9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
- 10党中央:各级党委和政府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统筹安排好婚嫁、生育、养育、教育等一体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