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节:“文旅过大年”成新民俗
文化休闲消费更加活跃。2019年春节期间,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对全国60个样本城市开展的《中国城乡居民出游意愿调查》,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居民出游意愿为85.95%,选择春节期间出游的比例较高,旅游已成居民过年新民俗。
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科技馆、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比例分别达40.5%、44.2%、40.6%和18.4%,观看各类文化演出的游客达到34.8%。且春节期间,游客在文化游览方面的人均花费多在501元-1000元之间,占比达41.25%;花费301元-500元的次之,占比38.28%。春节期间全国剧院演出在线购票同比增长23.5%。
年轻人对人文景观偏爱有加。中国旅游研究院与深大智能联合课题组研究发现,2019年春节期间人文景观在线购票同比增长达15.9%。其中,历史遗迹类、名人旧宅、宗教寺庙和红色旅游区门票在线购票同比增长分别达12.1%、68.1%、26.8%和78.5%。分年龄段来看,80后、90后对人文景观的偏爱不较年长者弱,春节期间在线购票占比分别为31.0%和33.6%,而同期60后和70后游客人文景区在线购票占比分别为36.7%和32.4%。相比之下,60后和70后对自然景观较为偏爱,购票占比分别为43.4%和43.9%,较80后、90后高出5个百分点以上。此外,80后、90后对休闲度假类景区购票占比较60后和70后都要高,占比分别为7.7%和8.0%,折射出新时代的文化和旅游消费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别。
根据贵州文化和旅游厅综述,2019年春节贵州旅游与全国一样,也呈现文旅游相结合的特点。
注重文旅融合,激发了旅游市场新活力。春节期间,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依托“文化千岛”资源优势,开展“非遗过大年”活动,首次在黄金周策划推出文化旅游活动近1000项。全省各级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开展“网络书香过大年”和“美好生活”公共数字文化走基层活动。贵州省博物馆“古物留影,墨拓精华”拓片体验活动、贵阳孔学堂春节文化庙会、遵义2019年龙王争霸赛、六盘水滑雪场音乐雪屋DJ秀、安顺抬汪公、毕节少数民族斗牛、铜仁“美丽梵净山.寨沙幸福年”、黔东南侗族大歌欢唱新年、黔西南“苗族跳坡节”、黔南“茶博园黔南民族非遗大庙会”非遗展示、仁怀白酒品牌主题日、威宁县的“2019年春节灯谜竞猜”等活动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以旅游扩大文化传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全力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贵阳、遵义等地举办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等让当地群众和国内外游客大饱眼福,流连忘返,激发旅游市场新活力。
注重对外交流,推介了人文贵州新形象。春节假日,全省文化旅游主动出击,对外交流频繁深入。多彩贵州风“欢乐春节”澳洲首场演出亮相悉尼,吸引了众多当地居民及游客驻足观赏,展现了不一样的贵州印象和中国魅力。黔东南苗侗儿女表演的《反排木鼓舞》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特有的异域风情,为泰国人民送上了一场民族文化盛宴。兴义市山水贵客艺术团应邀在浙江横店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演唱天籁之音《八音坐唱》,表演柔情似水布依族名舞《梳花》等,为当地游客带来了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的视听盛宴,推介了人文贵州新形象。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