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安居 一座真正活着的古城
这是一座文脉传承千年的古城。它文化底蕴厚重,历史遗迹众多。以龙灯、雕刻、竹编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在这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一门三进士,父子两翰林”的佳话,流传至今。
这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让人能记得起乡愁的地方。琼涪两江六岸的优美景致,幽静闲适的生活环境,让人时刻感受着“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深刻内涵。
对历史和传统的敬畏与尊重,让千年古城——安居,成为人们心中一座真正“活着的古城”,引领着铜梁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发展的步伐加速前行。
千年古城生机盎然
今年端午期间,安居水龙两度登陆央视新闻频道,再度为安居古城和铜梁赚足了眼球。
安居水龙也叫“水云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龙舞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铜梁火龙相映成趣。
源自干旱祈雨的安居水龙,而今已成为安居古城重要的节庆民俗活动。逢年过节,安居汉子便载歌载舞,沿着古城的青石板路,把长达20米的水龙舞得上下翻飞。围观的居民和游客操起锅碗瓢盆,向水龙泼水祈福。整座古城成为一座欢乐的海洋。
五彩灵动的水云龙,在安居已经舞动了千年。早在汉代,安居就形成了村落。至隋唐,这里已成为涪江下游的重要水路要冲。安居古城始建于隋朝,原名赤水县,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市北部重要的口岸城镇之一。
而今的安居古城古迹众多,风光秀美,是一座体系保存完整、规模庞大,极具立体感和层次感的古城。古城东起飞凤山,南绕化龙山,西跨乌木溪接冠子山,北临涪江,蜿蜒高峻,壁立江岸。城内明清建筑鳞次栉比,“九宫十八庙”璀璨夺目,“安居八景”叹为观止。
对历史和传统的敬畏,最大限度保留了安居的原生态,让这里成为不少人心中“一座真正活着的古城”。
这里的原住民,依然沿用着先辈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端午挂艾草、元宵耍龙灯、书场听评书、街头浇糖画。他们以家为店,做彩扎、搞餐饮、开民宿……产业链不断延伸,让大家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龙文化引领融合发展
近年来,铜梁力促文化特别是龙文化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深度融合。以文化引领,推进城市建设、商贸业态和文化旅游无缝对接、协调发展,完善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
作为铜梁文旅融合发展的“主阵地”,安居古城文旅融合的步伐不断提速,“千年古城”的名头日渐响亮。
在这座“活着的古城”,游客可以在龙文化博物馆中,了解铜梁人与龙和龙舞结下的不解之缘。一览从古代的龙灯拜年、龙舟祭江,舞龙庆丰收,到铜梁龙在国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等庆典上激荡雄风,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铜梁龙再展风采,“中华第一龙”实至名归的全过程。
古城的街边小店,也是游客了解铜梁龙文化的重要渠道。这里可以学习舞龙、学习扎龙,参与到铜梁龙的制作过程当中,还可以购买龙绣、龙雕等工艺品。
古城还将文旅深度融合,推出了相思糍粑、安居贡米、折扇、剪纸丝绸画等60余种颇具安居特色的旅游商品。
在安居古城的带动下,铜梁去年接待游客8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文旅融合融增效应进一步凸显。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