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吃上“旅游饭” 山乡迈上“致富路”

图为高坡乡扰绕露营基地。通讯员孙操摄
“走走走,时间到了,该上班了。”一大早,家住高坡乡扰绕村老寨的陈正莲就催促着老伴,一同步行到距家500米的扰绕露营基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陈正莲在基地当保洁员,负责打扫景区卫生;丈夫韦玉斌在基地当保安,除了维护景区秩序外,还帮忙引导停放车辆。
“过去就是干农活,有时还要将家里的米、苞谷拿去卖了换钱,补贴家用,生活比较辛苦。”陈正莲说,现在经村干部协调,他们夫妇来到扰绕露营基地工作,每人每月有1800元的收入,再加上儿子在基地周边做一些小生意,每月收入有好几千元,一家人收入稳定了,日子越过越好了。
去年1月份,扰绕露营景区升级成国家3A级景区。露营基地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这里的高山梯田、红岩峡谷等过去藏在深山里的美景也因此迎来越来越多的游客。许多像陈正莲这样的困难群众,凭借这样的商机,用勤劳的双手叩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
“景区现在固定用工在四十人左右,如果是小长假、黄金周,每天都会增加二三十人的临时用工,基本可以覆盖本地及附近村寨的村民,让他们在耕作的同时增加了一份收入。”花溪红云谷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理方雪刚说。
与扰绕村相邻的石门村,2016年便开始参与“溪南十锦”项目的建设,村里修起了挂壁栈道、过街天桥、民族文化广场……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提升。游客多了,村民增收的机会也多了。一直在浙江打工的村民罗光敏也回到村里摆了一个小吃摊,“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赚七八百元。”罗光敏高兴地说。
旅游业的发展,改变的不仅是高坡的面貌,还有村民的思想。村民从过去“等、靠、要”,到现在自己主动想方法、觅出路,眼界开了,办法也就多了。
石门村党支部书记刘德琴说,村民看到游客多了,会把家里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卖,以增加收入。“最明显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之前我们的村民出家门的机会不多,有些甚至只会讲苗话。现在他们主动和外界交流多了,表达能力提高了,很多能流利地跟游客沟通了。”刘德琴说。
经过近几年的打造,泥泞小道变成了平整的马路,老旧民房摇身一变成了“洋气”的民宿,“靠天吃饭”的高寒偏远乡村成了引人注目的“天空之城”,高坡正依托旅游业的发展脱胎换骨。
“下一步我们高坡乡还要对云顶草原、云顶滑雪场进行提升,并打造水塘摆弓岩公园瀑布等景区景点。让他们在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得到实惠。”高坡乡乡长唐家贵说。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