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支付震惊日本网友 为什么美国也落后那么多?
近日,一篇题为《中国的非现金社会飞速发展已超乎想象》的文章在日本著名论坛2ch受到颇多日本网友关注。
这篇文章其实就是总结了日本人惊叹的中国手机支付普及程度。
比如,中国的便利店支付手段,现金支付只占11%。
又比如,云南昆明的KFC在推进手机点单,现金点单只有一列。不会用智能机饭都没得吃。
还有路边简陋的流动摊子,支付二维码却是标配。
更令人震惊的是,没有智能手机,要饭也要不了了……
这篇文章有841个人评论,而朝鲜导弹发射这种大新闻都只有22个人评论。
评论里的日本人态度有些卑微。有人回复:会不会中国人在来日本旅行之前,会被提醒“日本很落后,所以要带现金以免碰到麻烦”?
还有人担心:感觉中国人会说用现金又脏又不方便,从而看不起野蛮的日本人。
这篇爆炸文在不久之后就被删除了,原因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知道的是,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的确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根据Forrester Research的数据,去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已经达到5.5万亿美元。
在如此巨大的市场中,又数支付宝和微信占据龙头地位。截止2016年底,支付宝已经拥有54%的市场份额,以微信为代表的腾讯的市场份额达37%。剩下不到10%的市场份额被其他多家机构分割,而去年初在中国推出的Apple Pay并没有挤入前十。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形成了寡头格局。
再来看看日本,日本一方面受限于法律法规等因素,尚未出现像支付宝、微信这样能实时直接从银行账户划账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另一方面,日本的“卡文化”根深蒂固。日本的交通卡(suica)已经远远超过了交通卡的概念,在交通、零售、服务、商超等各个领域基本上都可以用,基本覆盖全境。有了这张卡,好像也没有移动支付什么事了。
不仅仅是日本,美国的移动支付市场也远远落后于中国,规模为1120亿美元,仅仅是中国的五十分之一。
在金融和科技领域都是全球领头羊的美国,为什么在Fintech方面,尤其也是移动支付方面落后于中国?其实,美国早已习惯刷卡生活,他们信用卡的普及程度远远高于中国,也高于日本。与刷信用卡相比,以Apple Pay为例,它在线下场景中的使用体验并没有太大提升,这就是从钱包里掏出一张卡来刷(信用卡无需输密码)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机来刷的区别而已。再加上美国人使用信用卡的习惯很难短期改变,还有很多用户对手机支付的安全问题会有担心。即使Apple Pay在美国市场已经慢慢普及,美国的移动支付市场还是远远落后于中国。
而且当Apple Pay刚开始在美国上线时,即使在大城市纽约,也只有极个别的商店支持Apple Pay支付。一年后,Apple Pay的使用还是比较有限,虽然大型连锁商店已经全线支持,但更多的商家,尤其是线下餐饮店仍然不支持这种移动支付。比起扫一扫二维码这种移动支付方式,美国以Apple Pay为代表的移动支付,一方面需要匹配的手机硬件,比如iPhone用户且iPhone 6以上的手机才能够支持;另一方面,POS机的改造成本高,一部新的POS机的价格约为600元人民币,改造需要大概300元人民币,而二维码的成本几乎为“零”。这也是美国移动支付的覆盖率远远落后的原因。
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中国迅速推开近端支付,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后发优势,中国没有牢固的信用卡文化,所以直接从现金支付阶段跳跃至移动支付阶段。而改变消费者根深蒂固的消费习惯就成了日本、美国这些发达国家发展移动支付的最大挑战之一。同时,美国的“国情”也很难让这种低成本的移动支付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众所周知,美国治安不好,出门总要带个20刀美金防身,以免遇到流浪汉打劫。不像乞丐的乞讨可以用二维码扫一扫,如果流浪汉拿着手机去打劫,对着你说:“Hey Baby!来扫一下二维码吧!”这么“温柔”的抢劫,应该也没有多少人会得逞吧。既然随时随地都要带着现金,移动支付所推崇的完全“无现金”社会在美国也就没有了意义。当然,这也只是个玩笑话。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