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贬值“天崩地裂”,985硕士毕业生应聘去监督食堂师傅做包子

来源:灵工邦 发布:2020年09月22日 作者: 人气:94639

又到了金九银十的招聘季。但“找工作”和“招聘”两大主题,在今年显得分外突出。因为疫情的影响,上半年很多企业扛不过去,使得大批量互联网公司纷纷裁员、降薪,跳槽、“就业难”成为了今年职场人的共识。与此同时,“招聘难”也成了大多数HR们今年遭遇的难题。

最近,有网友在豆瓣上分享了自己近期两所高校求职面试的经历,没想到引发众多网友围观和激烈讨论。

该网友为985硕士毕业,共面试两个岗位,一是某985高校编外后勤管理岗,另一是某学院编制行政管理岗。两场面试中不乏北大、浙大、吉大等国内顶尖院校硕士的身影,这位网友表示虽同为985院校毕业,但在毕业院校上的对比上感到压力。

而让网友们议论的焦点还在于某985院校的一位面试官对求职者们的发问:

如果需要你们去做基层,比如监督食堂师傅做包子,你们能接受吗?

浙大硕士表示愿意,吉大硕士也表示“我觉得基层是锻炼的好地方,我也会珍惜这次机会好好积累经验,一步步向上走”。

网友们纷纷感叹:内卷已经卷到连名校硕士也抬不起头了吗?

这样的工作他们图啥?

名校硕士去争一个无编制的后勤岗,月薪不过五六千,干的还是基层的活,大家不禁要问,这些人到底图啥?

普通人进高校找工作图编制,图待遇,但二代或本地土著不同,他们可以只图体面、稳定和离家近

这种竞争激烈的情况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较为多见,大家都想留在别人打拼出来的发达地区,你可能觉得名校硕士去做高校后勤是纡尊降贵,但对于部分二代和土著来说,只要这份工作体面和稳定,其它真的无所谓。

可能有人觉得进高校就像进体制内,未来会有晋升的机会,但是既没编制又是后勤岗,谈何晋升?

所以对于原贴中面试官的提问,其实是出于善意的,他敢于把最坏的情况告诉求职者,而不是给求职者画饼,已经难得可贵。

将面试官的问题翻译过来就是,“虽然你们是名校硕士,但这份工作就是要从基层干起,且基本没有多少晋升空间,这样你们也愿意吗?

虽然说工作不分高低贵贱,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每一位经受过高等教育的硕博求职者能够找到一份有价值的工作,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

高校后勤岗招名校硕士没有问题,但工作内容可以是监督食堂食品安全,为学生和教职工制定营养食谱,而不是监督食堂师傅做包子。

很多人都说北大、清华毕业的还有卖猪肉当保姆的呢,这不也是占着浪费公众的教育资源?

你们只看到了那些营销号用来当噱头的标题却没有看见那些文章的本质。

很多人认为既然你上了清华北大,享用着中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你毕业后就应该去做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工作,去报效社会,现在你从清华北大走出来,却去卖猪肉,这不是浪费公众的教育资源吗?

真的是浪费公众资源吗?

不是清华的学生卖猪肉卖出了名堂,而是他看出了猪肉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科学化养殖、现代化营销带来的生产力、销售能力提升,所以选择了卖猪肉。况且他也不是亲自摆铺子操刀剁肉吆喝,而是开办企业。

很多人都说一直读书的人是在逃避现实,因为只要一直在读书就可以把自己闭塞在象牙塔里不用接受社会的毒打。

当人们从青年开始成长时,不断吸入新知识,增长新能力,也从中获取了更多的成就,在这个阶段的幸福感非常强烈。他们以为自己能够用双手创造幸福。

但随着年龄增加,个人成长与工作升职加薪的速度会逐渐放缓,甚至遭遇瓶颈。供房子、养孩子的压力,加上病痛和亲人离世等现实问题都会减少幸福感。

其实如果真的是担心自己找工作四处碰壁的话,可以先选择用灵活用工的身份来进行体验。灵活用工工作机会也十分适合想拓宽技能的员工。

在不同职位间转换时,将了解新的工作流程、技术和挑战,这有助于加强作为求职者的市场竞争力。

不仅能更加明确职业生涯目标,而且也将拓展软技能,让咱们在申请新职位时具备优于其他申请者的竞争优势。

小编最后想说,职业不分高低贵贱,而是要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