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笔试为难人?这家国有大行登上热搜!“你们要招行长吗?”
“四十分钟内英语三十道单选+五篇长阅读……还有三层矩阵、粒子的静态能源公式、不定积分、高等数学太阳系天体运动原理。”
“你们要招行长吗?”
来源:微博
中国银行因其高难度的笔试题登上微博热搜,截至27日12时,引发2亿阅读,4.4万讨论。
考生控诉中行笔试“为难人”
考生们纷纷在微博上“控诉”中行“为难人”的笔试题。
来源:微博
来源:微博
一位10年前参加过银行笔试的网友坦言,“10年前的试题就已经是这样子了……实际上比的就是谁能把握住更多自己能拿的分数。”
来源:微博
不少考生表示:结束的那一刻感觉招的是行长。
来源:微博
有中行人士向中证君透露:“每年的笔试题难度都差不多,考试是有题库的,不可能突然一下子难起来。事实上,上述网友们提到的一些题目的确在考卷内,但也没有那么难。”
据了解,目前,大多金融机构招聘尚处网申阶段,10月初截止投递。有培训机构预计,10月将会迎来秋招笔试爆发季,11月则为面试高峰期。
受疫情影响,今年招聘与往年有所不同,宣讲会和面试均以线上为主。不过,线下形式已在陆续放开,更有高校开启了涵盖三四十场企业的线下双选会。
竞争激烈
疫情并未阻挡秋招步伐,商科学子在为“金九银十”求职季而不懈努力。
某商科院校应届生说:“从8月中旬开始,每天都在登录各种网站,投简历,参加线上线下宣讲会,最多时候一天参加五场,有时还需要做各种测评,每天累得一闭眼就能睡着”。
“竞争非常激烈,985本硕遍地都是,一场面试十个人,五个海归。唯一能进终面的机会,居然来源于宣讲会上抽到的PASS卡”。某求职者这样评价秋招一个多月以来的经历。
某位致力于进入证券行业的应届生则在为着券商“实习留用名额”努力,“每天实习早出晚归,被安排各种活,还要被上级甩脸色,吃饭的时间还在餐桌上加班。”
一直被视为“香饽饽”的金融机构,近年来用人标准也是水涨船高,某金融机构HR坦言:“几年前还会招收本科生,现在我们只要研究生。遇到本科生投简历,我都会建议他们读个研再来。”
复合型人才最抢手
竞争日益激烈,哪类人才最抢手呢?业内人士表示,在金融行业迎来科技变革的时代,复合型人才最“受宠”。
中证君梳理各家金融机构2021届校招计划发现,各家金融机构都在着力加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信、华泰、兴业等多家券商均有开设信息技术或金融科技人才招聘专场,宁波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在招聘信息科技或金融科技岗位。
以邮储银行为例,中报显示,该行上半年信息科技投入51.6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53%。总行信息科技队伍较上年末增长 20.35%。中报提出,“下大力气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信息科技队伍”。
某商科学子谈及近期求职经历时表示,“面试官只对学计算机以及数学的人感兴趣。本硕985+复合专业背景,就是王炸。学习差一点,经历普通一些也没关系。”
某位资深金融人士认为,如今行业招聘偏爱跨界型人才胜于专精型,“跨专业的最讨人喜欢。除了跨专业的,跨行业的也讨人喜欢。最后,专业没变,行业没变,就只是换过多家公司的,都有竞争优势了。”
他表示,招聘由“专精”改道“跨界”,一方面是由于资管新规后,原本不同赛道的银行、保险、信托、券商、基金、甚至私募日趋同台竞技。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单一的、机械化的工作越来越多被IT升级替代。相比之下,跨界的整合、思考、革新,却是短期内AI无法取代的,更能凸显价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