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以贷养贷的日子 困在网贷里的年轻人该怎么上岸
困在网贷里的年轻人该怎么“上岸”
最近,在某知名互联网平台,一个名为“负债者联盟”小组聚集了很多年轻人。他们大多背负着与收入相比不低的债务,过着以贷养贷的日子。
有一位梁先生在分享他的欠债经历时称,他最多时大概使用过七八家网贷平台,差不多半年时间就欠下13万元。越来越多的债务就像一块大石头压着梁先生,最终逼迫他离开打拼多年的城市、放弃原来的生活,直到用近两年的时间还清了债务。这段经历让他产生痛的领悟,终于明白不要轻易贷款,不要超前消费。
像梁先生这样的人在现实中为数不少。根据2019年《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在中国年轻人中,总体信贷产品的渗透率已经达到86.6%,实质负债人群约占整体年轻人的44.5%。也就是说,近一半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在花着“明天的钱”,正在或已经成为“负翁”。
今年7月,一个20多岁的女生因杀害了自己的母亲,一审被判无期徒刑。而弑母背后就有着网贷的影子。据其供述,她这么做的原因,是无力偿还十几万元网贷,想自杀,又担心自己死了母亲无法承受,于是将母亲杀害了。
虽不能认定上述荒唐、残忍的举动都是因为网贷,但网贷确实是这个案件非常重要的诱因。或许你可以把问题归咎于女生自制力差、承受力差等,但这掩盖不了一些网贷平台利用了人性弱点的真实面目。
门槛低、下款快、额度大,很多人难以抵御网贷的诱惑。假如你“种草”了一个东西很久,这时候有“好心人”告诉你只要凭身份证、手机号,分分钟就能获得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的额度,甚至还有分期免息权益,相信很多人都会立马陷入“原来我与梦想可以这么近”的“幸福”中。
殊不知这种“幸福”也是有代价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过:“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网贷不是命运的赠送,也在背后标好了价格,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贷款已超出偿还能力,于是“拆东墙补西墙”,最终“窟窿”没补上,借贷也终于露出了狰狞的一面,让人终日恐慌。曾经梦想过上“不将就的生活”,到最后发现,不但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反而落得一地鸡毛。
不过,要说网贷平台一无是处并不公平。对很多自我管控能力强的人来说,如果没有网贷平台,危急时刻他们可能真的就借不到钱渡过难关。因此,网贷是解燃眉之急的临时工具,还是埋葬自己的深渊,关键还在于自己怎么节制使用。此外,对“套路深”的网贷平台,相关部门也不能视而不见,比如限制推广,要求其标明风险与危险,而不能任由平台呈现或放大它有用、美好的一面。
我没有开通那些流行的网贷平台,与周遭的人比起来貌似有些“老土”,可每当听到他们喊着“又到还款的日子”时,反而有些庆幸自己不用经常忙着计算。虽然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时也会心痒难耐,但最终还是告诉自己再等一等。我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先消费后还款”的日子能换来一时爽,但“借来的终究是要还回去的”,而且还不是原原本本地还。
如今,“负债者联盟”小组里越来越多人经历了一番折磨、痛苦之后,学会了克制,也明白了要理性消费、培养正确的消费观。他们努力从资不抵债的泥潭中“上岸”,那你呢?面对这么多的“前车之鉴”,或许也该从疯狂“买买买”的路上,停下来,想一想是否还要继续。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