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放弃思考的人已经离不开文化糖精了

来源:X博士 发布:2021年07月15日 作者: 人气:95977

编辑:素卡 策划:网格线

这两年,我发现我的感官似乎麻木了。

我每天都吃绝不重样的外卖,可我感觉它们到了嘴里,都是同一个味道。

就好像我每天都在手机上翻阅海量的信息,可每当屏幕一黑掉,我就觉得过去的时间都是同样的枯燥。

这让我忽然想到多年前,太太乐鸡精早期有个奇葩广告。

影片里,一家三口按照致死量,往汤里狂加鸡精,加得越多笑容就越夸张。

曾经我嘲笑他们到底是在喝汤,还是在喝鸡精?然而现在,我笑不出来了。

我开始背后发凉,2021年的今天,我环顾四周,发现身边的大部分人都同我一样。

我们把“食用味精”塞进胃里,把“文化味精”灌入大脑里。

这部2011年的广告,早已对眼下的生活做出了预言:

这是“文化鸡精”的时代。

什么是文化鸡精?说几个现象你就理解了。

你亲戚家可能有这样一个小孩,平时最喜欢刷歌单,几百首曲子,两三个小时就能全过一遍。

在他看来,一首歌的精华就是开头的前3秒,第一段副歌的前5秒,如果这两个地方不好听,那这歌就没有听的价值了。

所以你打开他的歌单,里面不是Trap,就是抖音神曲。

你也可能也会有这样一个长辈,平时他最喜欢的就是刷短视频爽剧。

这样的爽剧通常分两部分,前半段,主角家人被欺负,他看的时候他心里也窝着股火。

后半段,主角强势逆袭,惩戒反派,他直呼过瘾,连喝了两杯铁观音。

爽剧逻辑简单,节奏极快,一切剧情都为主角逆袭服务,哪怕它在某些地方已经违反了生活常识,只要在看的时候不带脑子,就能享受到主角逆势翻盘的快感。

因此,在你的这位长辈的眼中,爽剧才是那种能喝着白酒就着小菜观看的下饭典中典,而像《现代启示录》《教父》这样又臭又长的无聊电影,如果不改成3分钟看完的短视频,那就只能被拿来治疗失眠。

在速食审美的观众眼中,史诗的影片和裹脚布没有什么区别。

前些日子,传世经典《指环王》三部曲在国内院线重映,却收获了相当多的差评。

2021届的观影者觉得,这片子节奏太慢,背景过于复杂,既看不懂,又看不爽。

《指环王》要想符合现在观众的胃口,不但要把三部曲压成一部曲,而且要修改剧情。

主角佛罗多是个穷小子,上来饱经羞辱,中途获得了魔戒后实力大增,拥有了一拳击败敌人的能力,揍飞了阿拉贡,揍飞了精灵王,揍飞了索伦的大眼睛,然后站在摩多火山上歪嘴一笑,全片完。

·大致感觉是这样的⬆️

放弃思考,是当下许多商业作品的特质。

毕竟,现在有大量的“专业人士”,会对小说和电影进行简化和拆解,而作为普通观众,咱只要被动接受就好了。

就像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大学室友或同事,他们平时最喜欢的,就是刷“×分钟看××系列,什么“3分钟快速看完《心迷宫》”“6分钟彻底弄懂《娱乐至死》”“2小时硬核拆解《资本论》”。

午饭时间,你同事把外卖摆好,把手机一架,打开“15分钟带你看透《三体》三部曲”,用的是二倍速播放,就着午饭看完,然后跟你说:

“《三体》,也就那么回事儿,他讲的道理我早就知道,你看,我老家的猪圈,其实就是一片黑暗森林,而每一头母猪,都是猪的地狱。”

这些人一般不看原片,因为解说视频就能提供给他们足够的谈资。

他们看完《三体》的解读,就在朋友圈发一句“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看完《潜伏》的讲解,就跑到微博的评论区狂刷:“峨眉峰,还TM独照。”

用它们的话讲,这样看作品是“节约生命”,是“高效娱乐”。

秉持这个原则,有人看作品就看经典片段。

像《鬼灭之刃》这部动画,许多人只看过第一季第19集的最后一段,就把它当成自己唯一的社交货币,在B站发“鬼灭老粉不请自来,神作吹爆”。

·就这段,看完,你就是《鬼灭》吹了

也有人觉得玩《黑魂》《只狼》这样的游戏太废时间,直接解放双手,成为云玩家。

在看过几个邪道速通后,便自觉成了“魂系列”的懂哥,在贴吧发帖说“这游戏也不难啊?”……

·以上为网友讽刺云玩家的段子

以上说的一切,都属于文化的“鸡精”,娱乐的“糖精”,精神生活的“添加剂”。

糖精,要么是某部作品的高度概述,要么是某部作品的精彩桥段。看完了它,你就等于看完了这些作品最精华的部分。

换句话说,在这个时代,完整看完一部电影、读完一本书、听完一张专辑的能力,已经是一种奢侈品。

在小的时候,我们会花好几个下午,反复听一盘周杰伦的磁带,把里面的歌词本翻烂,学会里面的每一首歌;

我们会用一整个暑假的时间,每天抱着西瓜坐在电视前刷《武林外传》,直到我们后来随便看到一段台词,就能想起它的出处。

我们会花很久的时间去啃那些大部头,我们会花一学期的时间啃《战争与和平》《百年孤独》,一边读一边在笔记上记录那些拗口的人名,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时代究竟是如何变成这样的呢?

这就要从不断膨胀的信息说起了。

20世纪60年代,传播学领域出来个叫“内爆”的词儿,大体指的是:

伴随着文化作品的增多,人会在选择上陷入迷失。

在2020年,Netflix平均每月有50部原创剧上线。

中国本土在一年内共播出了292部网剧。

作品的增多,与此相反的是我们选择的无力。

在几年前一个的网络文艺时代,有人还会打开豆瓣,顺着电影TOP250这样的排行榜观看,甚至分享自己长长的影评。

然而,伴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这样的选择方式很快就被更加强大的算法所取代。

算法不会推荐大众最喜欢的东西,算法只会推荐你最爱的东西,你看得越多,他推得就越狠。

如果你刷了半个小时的街斗视频,那么以后你的手机里便充斥着叫喊与殴打,如果你连看三个美女穿丝袜的短视频,那么以后你的手机就会变成丝袜鉴赏机。

可以说,算法时代的到来是一种必然。

2015年,在抖音和快手都还没成气候之时,我们曾经嘲笑过互联网上牛皮癣一般的各种页游广告。

而现在看来,这些广告语就像是一条条对于如今这个时代的预言。

“你的时间,非常值钱”,所以算法会帮你甄选所有“值得看”的视频。

“屠龙宝刀,点击就送”,所以算法推荐的内容会变得越来越直给。

在这背后作祟的,是一种叫作多巴胺经济的理论,即一切信息为快感服务。

为了能让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爽起来服务,只要抓住了这一点,就能黏住用户,进而获利。

如果你平常工作繁忙,那么快感便源自用最少时间,获取最多信息的“饱腹感”。

如果你感到日常生活乏味,那么快感便源自不断观看他人精彩生活瞬间的“满足感”。

而在这套理论下,作品的完整性开始变得无足轻重。

提纯的内容更吸引人,那么破碎就是现在这个信息环境的气味。

回想一下你平时刷手机的感觉,你是否觉得自己处在一种精神分裂的状态?

你会发现自己的情绪就像被扔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排序器,前一秒在励志, 下一秒就开始EMO,前一个视频还在狂怒,后一个视频就开始傻笑。

·就像这样

于是,当代互联网的碎片文化,伴生出了这样一群人:

他们没有读完任何一本书,脑袋里却装满了几千套理论

他们没看完任何一部电影,却能讲出几百套剧本的常见桥段

他们没能通关任何一款3A游戏,却能在网上对任何玩家品头论足

他们看起来什么都知道,但实际上,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他们榨出整个文明最为亢奋的部分,将所有由代码和算法所萃取的文化碎片,拼凑出同一种直白高潮。

而在高潮之后,只会剩下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