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灾情是“逼”明星捐款最狠的一次
娱乐圈的明星纷纷捐款驰援河南,竟然又掀起一场硝烟滚滚的骂战。
有刷屏论证自己偶像捐得更多、人品更好的;有审视明星们捐款与身家的比例、列出捐款金额及格线的;
捐多捐少都会被骂,高调低调都是作秀,向明星开火有用不完的理由。
“呼吁”明星捐款并不是多新鲜的事,但我发现,这可能是有史以来对明星捐款最为严苛的一次审视。
01
“明星赚那么多钱,
就该被道德绑架”
早些年,“不要逼捐”还曾在舆论中有过不小的声量。
那时大家虽然知道娱乐圈“富有”,却还没想象得那么离谱。
至少认为他们得干活、得出活,才能赚到那份高薪。
但在娱乐圈“日薪百万”“片酬过亿”的新闻隔三差五被曝光之后,普通人似乎很难再在他们被围攻的时候,施以一些理性、客观的“同情”。
只念数字不背台词的“演员”,没有作品的流量明星,甚至是随便一个离开粉圈就查无此人的新人,也拥有远超于普通打工人的地位和收入。
付出与收获的严重不对等,这让很多人对娱乐圈明星积怨已久。
想想自己的工资和加班掉的头发,同情他们?都觉得自己不配。
而这次暴雨,恰恰是明星高薪细节被直观曝光后,第一次需要社会各界八方支援的事件。
清晰地感知到明星在财力物力上到底有多么巨大的优势之后,喊着让他们出钱、出最多的钱,从没显得这么理智气壮过。
有网友甚至根据此前的片酬新闻,列出算式来论证逼捐的合理性:
捐款10万,相当于日薪300的打工人捐了14.5元;
捐款30万,相当于日薪300的打工人捐了43元。
评论区再补充两句“我日薪300捐了100”,或是“他们的片酬和代言费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就形成了一个无懈可击的逻辑闭环。
网友对于他们捐款的时间、金额,前所未有地严苛。
谁捐得多谁捐得少,谁捐得早谁捐得晚,都能被挂出来逐字逐句地审视。
演员周冬雨这两天经历的口碑颠覆,就是其中一个明显的例子。
昨天被挂“还没捐”,在豆瓣和微博上引起大量网友追问、讽刺、责骂。
后来有粉丝曝光其实她早就捐了200万,画风瞬间被逆转。
“夸夸影后”“年轻女演员不错”。
这一波周冬雨的胜利,一方面要多亏她捐得早,逃脱了“被骂了才捐,虚伪”的声讨。
另一方面,还因为200万这个数字,勉强能跟她的“影后咖位”相匹配。
某位刚播出一部新剧的女演员,因为捐款10万而被骂到删博;
某位通告频繁、副业还开火锅店的男明星,“才捐50万”,立刻被盖章“人品低劣”。
以夫妻、组合身份合体捐款的明星,还要严格摊算人均捐款数额。
“合着每个人才捐50万?人家那谁谁都是100万。”
还有博主为此制作了精美的表格,还没捐的打入底层,已经捐了的,按照10万档、30万档、50万……100万档,排好名字,挨个处刑。
捐款救灾,活生生被搞成了一场明星公益的KPI竞赛。
02
这是捐款,还是买“赎罪券”?
由于对明星高薪不满的集体情绪打底,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也没觉得这是多大个事儿。
毕竟“呼吁”明星捐钱的事,在每次社会事件中都不少见。
去年初特殊时期,易烊千玺因为“没表示”而被狙,直到后来韩红为他证明做了公益,风波才平息;
相声演员郭冬临也有类似遭遇,他的评论区天天有人追问捐了吗?捐了多少?
作为国民度足够的“老艺术家”,评论区一直有人表示,“相信郭子”。
再加上他后来也晒出捐赠20万元医疗用品的单据,这事儿也算过去了。
而现在,大家对明星捐款的态度,比以往更加激烈。
在娱乐圈丑闻频出的这几年里,明星的各类人设几乎都崩了个遍。
文化人原来是假读书,老艺术家不过是倚老卖老,号称敬业的青年文艺工作者,挖出来轧戏、耍大牌什么都干过。
圈外人对明星能力、态度甚至道德的期待,都已所剩无几,以至于如今聊到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也就剩下个——
有钱?拿来吧你。
网友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严苛。
一线明星捐款没进第一梯队,会被羞辱抠门;
早捐的才算真诚,晚捐的都是作秀;
如果补捐够多,勉强还可以考虑一下,对你高抬贵手;
沉迷其中的网友人均心理学大师,势要从明星捐款姿势里分析出背后的动机。
“他捐是为了洗白”“这个明星不是真心捐”“才这么点简直太抠门了”……
也有少数网友大度表示,早捐晚捐的就不计较了,“我们只看总数。”
“你还有机会成为一线。”
让渡自己身为观众评价明星作品的权利,作为筹码要求他们赶紧捐、捐多点,捐到我满意为止。
仿佛掌握着生杀大权,明星的前程将会完全脱离他们的职业、品德,纯靠捐款金额。
甚至有热心网友自发推出“免嘴券”“夸夸券”,谁捐得叫他们满意,谁就能在未来一周内免于被他们吐槽、批评。
与其说是公益,倒更像是一笔交易。
捐款这件事,已经从“道德审视”直接跳到了“赎罪”。
所有名人在“为什么不捐款”的追问中被一视同仁,都带着有名有利、不劳而获的原罪。
这场扫射娱乐圈的逼捐中,几乎能看到所有埋藏已久的导火索。
明星一天薪水顶普通人一辈子的贫富差距;饭圈那些做数据、控评、刷话题的烦人手段。
以及网络上一有点什么事,就气势汹汹要求人站队、自证清白的风气。
种种极端情绪,在明星捐款之时,一起集中爆炸,而格外需要公共形象的明星,就是最显眼的靶子。
夹杂在嫉富如仇的情绪洪流中,娱乐明星到底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反而成了最不用思考的话题。
03
畸形的善意,
根本不能“劫富济贫”
小时候经历过集体捐款的朋友,大概都还记得那种被“逼捐”的滋味。
排着队往箱子里放钱,看似匿名,其实站在一旁的大人门清。
放得多的是好孩子,放得少的在白眼里面红耳赤。
明明不管多少都是心意,却不得不背负着高压的道德审视。
如今的网友或许并不是不懂这种感受,只是现在的明星,显然算不上“普通人”。
由于他们“不事生产”“不劳而获”“占尽了便宜”,被审视理所当然。
然而,逼捐的飓风一刮起来,被审视的可就不只明星了。
一个网红捐了款被怒赞,网红圈都得跟上;一个博主捐了款,所有博主都要看齐……
连远在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员也一样,“不要说在筹备奥运不知道,他不知道他老婆知道吧。”
而这被逼出来的“善举”,必然会导致公益的畸形。
被曝光的某位说唱歌手,捐款100元,发微博的时候却P图成了18000元。
聊天记录里显示,他本来想P成18万元,因为别的同行“都几十万”。
把本该出于善意与社会责任感的捐款行为,抬高到必须为之、必须比较的程度, 这种 荒唐事件 的发生, 几乎难以避免。
它已经脱离了公益的本意,变成一种换取名声的捷径。
诈捐者固然可恨、可耻,可在这过程中激情刷榜的网友,一样也要承担被愚弄的代价 。
畸形的善意,伤害的是所有人。且恰恰是最需要善意的人,被它影响最深。
有人回想两天前那艰难的一夜,感叹 道:“社交平台上真的很感动,不管是粉丝还是路人,所有人都在尽微薄之力。”
结果就一天的功夫,救援还没结束,已经换了天地。
即时更新的排行榜,忙着搜索追踪谁还没捐的网友,齐心协力抢夺本该属于灾难本身的注意力。
所有人都在关心有钱人的赎罪券买得够不够,至于捐款的初心是什么,早已没人讨论。
看完也没懂到底是在比还是让人不要比……
尤为荒诞的是,有些明星一开始没宣传自己捐了款,于是被网友合力攻击“你怎么还不捐。”
粉丝当然见不得正主受委屈,于是翻截图、找证据,力证自己偶像不仅做了善事,还十分“低调”。
一来一回,最终高调地在首页证明了明星的低调。
这所谓“让有钱人捐款内卷起来”的盛景里,每个人都打着为河南出一份力的爱的大旗。
一边畅快地在明星身上宣泄了愤怒,一边还有种“劫富济贫”的快慰:
“河南灾民需要钱,明星有钱,我让他们排队给你们出钱!”
可被他们“救济”的灾民,最需要的根本不是有钱人的排名。
不要忘了,捐款的目的是救灾、是救灾。
出于什么目的捐款,捐的数额配不配得上他的咖位,其实都没那么要紧。
有人正需要帮助,有人提供 了帮助,这就是好事。
追问别人“怎么只捐这么点”,核实明星资产和捐款数额差异, 都远没有监督善款最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重要。
不妨放下身份、标签、情绪上的对峙,先让畸形的善意回归正途,发挥它在“赎罪券”之外的、真正的作用。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4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5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6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9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
- 10党中央:各级党委和政府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统筹安排好婚嫁、生育、养育、教育等一体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