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得最快的教授”,苏炳添不止获得了文凭和职称

来源:中国青年网 发布:2021年08月04日 作者: 人气:95525

“我的添!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教授”“趁暑假顺便破个亚洲记录”“实战型科研人员兼技术型跑步选手”……8月1日,随着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排名第一并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位站上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中国人并获得第六名,围绕“苏神”的各种梗也被脑洞大开的网友们制造出来。


8月1日,日本东京,中国选手苏炳添(左四)在奥运田径男子百米决赛起跑线上。苏炳添最终以9秒98的成绩获得第六名,完成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百米决赛上的首秀。图片来源: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占坤/摄

苏炳添之所以如此容易被“造梗”,引发网友源源不断的创作热情,主要还是因为他奥运选手外的学术身份: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北京体育大学体能训练学院博士研究生。

据报道,备战东京奥运会期间,苏炳添还“写论文研究自己”。在论文《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 短跑:回顾与展望》中,他在总结自己多年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男子100m短跑的成功经验和未来发展措施,并提出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启示。其中最“凡尔赛”的,莫过于那段“我国部分‘大龄’运动员存在过早退役的问题。大批运动员选择在26岁就退役,但笔者在29岁依然跑出9.91秒的历史成绩。”

在苏炳添身上,运动员和学者的身份固然有些“反差萌”,但却一点都不违和。可以说,他真正实现了“把自己作为方法”,推动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比赛时,他是刻苦训练、不断突破自我的主体;作研究时,他则能将自我作为客体,拉开距离进行观察和反思,研究自己能够越跑越快的“所以然”。两种身份不仅没有相互打架,反而相得益彰、彼此成就。

事实上,随着现代体育发展理念的进步,只顾闷头苦练、一味硬拼的人才培养模式早已过时了。除了纯粹的体力比拼,科学的训练方式、及时应变的智慧等因素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苏炳添在自我剖析中揭示的,自己之所以能实现“高龄突破”,让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离不开科学化训练的加持。当把自己的起跑视频抽象成“火柴小人”逐帧分析后,他得以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动作,最终实现了成绩突破。

当奥运赛场上涌现出更多体学兼优的中国运动员,人们也逐渐发现,高学历能带来的绝不只是一纸文凭,也不是“冠军+学霸”的外在光环,而是全面发展的成长路径和更为多元的人生可能性。前女足名将毕妍就曾说道:不同于专业队里“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在校园里可以上课、踢球、与更多人交流。渐渐地,自己为人处世的思维、对足球的认知都会发生变化。

大学校园中,不管是人文氛围的熏陶,还是智识性内容的输入,都能为运动员提供更多开阔视野、探索自我的机会,展现更具活力和个性的运动员风采,避免成为只会比赛的“单向度人”。对职业周期相对有限的运动员来说,在专业学习中思考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打开更多人生可能性,也能防止出现退役后前途未卜、缺乏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运动员真正塌下心来,主动融入校园生活中,扎实积累专业知识,而不是简单“拿个文凭”。

与此同时,运动员积极融入大学之中,有利于带动校园的运动风气和体育氛围。同运动员普遍“重训练、轻文化课”相反的是,普通学生往往存在“重视智育、轻视体育”的倾向。步入大学之中的运动员,恰恰可以发挥连接作用,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运动兴趣。

据报道,只要训练之余有时间,苏炳添就会回暨大开课,讲授科学运动等话题。而这位“亚洲飞人”也的确展现出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他的课“逢开必爆”,每次都被“秒杀”。体教融合的思路,本质上是对全面发展理念的坚守。高学历运动员与年轻人的有益互动,无疑可以带动热爱运动的良好风气。

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坚毅、勇敢的个性,通过智识的灌注让自己在竞技比赛中更具智慧。事实上,智育和体育从来就不是割裂的,二者的融合与互动也往往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多年前的一段对话。当时,我有些疑惑地问一位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参加学校运动会的3000米长跑比赛?她回答:其实我跑得并不快,但是我会一直坚持跑下去。后来,她去了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