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分“重点班” 其实不是“重点”
今天
是大部分中小学校开学报到的日子,教育部也在今天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要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 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分班排座位。
一句话,继续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严禁“鸡娃 ”。其实,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班并不是刚有的规定,早在2006年,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 》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不仅如此,不得公布考试成绩、节假日不准集体补课,这些规定也在其中。
而这十几年以来的状况如何,大家想必也都看到了:孩子的书包还是越来越重、作业越来越多、睡觉的时间越来越晚,教育焦虑几乎席卷了每一个家庭。然而教育焦虑只不过是一条裹挟了许多其他焦虑和问题的河流,从上游一路奔泻而下呈现出的最终结果。仅仅疏导下游,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问题?
拿不分重点班的规定来说,出发点当然是好的,可为什么十几年前就出台的规定,至今却还是停留在纸面上?这是因为第一,只要教育资源存在着不均衡,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就始终会有分班的需求。老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好老师有限,要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创造出最符合预期的结果,那只能是好老师配备高分学生。第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明面上是不敢分重点班了,可暗地里把分数高的学生分到一起,再配备教学水平更好的老师,即便没有重点班之名也有重点班之实,如何监管?
教育焦虑和内卷严重的鸡娃现象,早已让大家苦不堪言,但另一方面,受害者很多时候也是支持者,这是因为造成家长焦虑的源头并不单单只在教育本身,教育里的很多问题也不是教育系统本身造成的。它像一张大网,织进了太多的社会诉求和利益。
不过,从教育部此次出台的组合拳来看,国家此次是下了大决心,要从根本上遏制这样的势头,从长远来看,这肯定是好事。毕竟,如果把人生比作长跑,教育就是每个人的起跑线,它应该无限度趋向于公平,而不是让大家想方设法的抢跑。
- 上一条:最内卷的健身场所,在公园
- 下一条:三孩政策落地要有更多实招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