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希泰:反垄断有利于创业 年轻人的成功欲是中国经济最伟大的动力

来源:凤凰网封面 发布:2021年11月03日 作者: 人气:93686

文|鲁婧涵

核心提要:

1.尽管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俞敏洪共同创办洪泰基金,但目前为止,洪泰基金没有投资任何一家学科类教育机构,盛希泰指出,“我们看教育项目的时候,就跟新东方做一个比较。其实跟现在这个形势有点不谋而合了,就是纯粹这种线上的互联网教育,我们还是打个问号。”

2.对于当下的教培行业整顿风暴,盛希泰认为,教育行业要回归教育的本能、回归教育的正统。他认为,由于此次监管非常严格,而俞敏洪本身是教培行业的代表人物,所以俞敏洪毫无疑问很受伤。但盛希泰评价合作伙伴俞敏洪“从来很乐观”。

3.谈到当下的资本寒冬,盛希泰指出,投资人的本质问题是对未来有信心。他说,“年轻的创业大潮还是非常汹涌澎湃的。80后、85后、90后,他们成功的欲望就是中国经济最伟大的动力。”

4.中央提出共同富裕的理念,投资机构应该如何行动?盛希泰谈到,核心是为富要仁。他说,洪泰基金只赚名利双收的钱,赚的是阳光下的利润。

5.谈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盛希泰表示,不管是民资参国有还是国有参民资,核心驱动力是经济利益。他认为,国资救援民企很正常,关键是看这家企业是不是有价值,这并不是提倡民资后退、国资前进,而是服从市场规律,搞市场化。

6.盛希泰认为,反垄断有利于创业,“我们原来是拿着不正常当正常了”。

7.至于如何能投出千亿美金公司,盛希泰认为,水平和运气都很重要,甚至运气更重要一些。

8.谈到新能源车热潮,盛希泰说,新能源替代、智能化和物联网的发展是趋势,不是风口。新能源汽车相关的领域空间很大、机会很多,洪泰基金也在布局。

9.盛希泰指出,现在消费类和科技类公司不分家。在一家消费公司里,CTO的重要性也非常大。当CEO本身是CTO,对被投企业来说也一定是加分项,因为CEO的很多创意能很快落地。

10.回顾自己26岁就当上证券公司副总裁的经历,盛希泰总结为“不走寻常路”。比如他求职,就没有按正常渠道去递简历,而是直接去敲老板的门进行自我推荐。

11.对于个人发展,盛希泰认为,任何人不能跨越时代,“时势造英雄”是天理。同时,他认为敢于突破、敢于放弃、有勇气自我革命,都非常重要。

盛希泰,中国证券行业“92”派代表人物。26岁当上山东证券副总裁,36岁成为联合证券总裁,42岁执掌华泰联合证券,任董事长。有人称他是证券业“少帅”。2014年,盛希泰转型投资人,携手俞敏洪创办洪泰基金。目前,洪泰基金管理规模300多亿元人民币。

转型投资人,盛希泰有哪些独特的见解?又做出了哪些取舍?当下的投资环境投资人还能否长袖善舞?曾经少年得志,盛希泰有何秘笈?本期凤凰网财经《封面》对话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盛希泰。

01、盛希泰:教育要回归本源 纯粹互联网线上教育是要打问号的

凤凰网财经《封面》:现在大家再谈投资、创投,好像跟几年前、十几年前的观感不一样了。现在对资本来说,不光是面临着钱的寒冬,好像社会情绪上也有变化。

盛希泰:可能大家都需要适应吧。其实资本圈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像房地产圈、教育圈和娱乐圈,他们受到的冲击我觉得大过资本圈。

凤凰网财经《封面》:接下来会是资本圈吗?

盛希泰:资本圈始终受冲击,因为资本圈在每个领域里都存在,资本是血液。

凤凰网财经《封面》:在现在已经整顿的(行业),比如说教育,在您的投资布局里,受到的创伤大吗?

盛希泰:好像没有感受到什么创伤。比如很多人认为洪泰是投资教育的机构,因为是我和洪哥(俞敏洪)的合作,俞敏洪毫无疑问是中国教育界最主要的一面旗帜。但是洪泰到目前为止没有投任何一家(学科类)教育机构。去年投了一家,还是目前为止国家绝对鼓励的,美术宝,素质教育。

凤凰网财经《封面》:不想投一个新东方的竞争者?

盛希泰:也不全是。因为俞敏洪做新东方做了20多年,那个时候哪有互联网,真是从线下做教育起步的,跟后来有些互联网教育项目还是不太一样的。我们看教育项目的时候,就跟新东方做一个比较。其实跟现在这个形势有点不谋而合了,就是纯粹这种线上的互联网教育,我们还是打个问号。

凤凰网财经《封面》:那些没有入你们眼的互联网教育,在你们看来它出了什么问题?

盛希泰:在最近文件里面解读的已经很清楚了,这就不需要在这说了。

凤凰网财经《封面》:您的意思是加重了中小学生的负担?

盛希泰: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回归教育的本能、回归教育的正统,就是教育的主体该做的事情没做到位。

02、盛希泰:俞敏洪从来很乐观

凤凰网财经《封面》:所以新东方在您看来还是符合国家所倡导的?

盛希泰:这次监管非常严格,另外俞敏洪本身是这个行业的代表人物。因为很多文章都是以他为名字写出来的,他毫无疑问很受伤。

凤凰网财经《封面》:很受伤。

盛希泰:有的时候也有点被躺枪。我觉得新东方毫无疑问跟现在的教育机构是有点不同的,20多年前起步哪有什么互联网教育。另外,目前为止中国改革开放40年,其中最近二三十年,真正的我们的留学生,国人走出国门,去学习西方最先进的东西,然后回来报效祖国,几乎90%以上的人都在新东方培训过。

现在新东方在整个教育领域,仍然是一个很正面的因子。后来移动互联网大潮,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是无孔不入的。任何一个机构裹挟其中,不可能不参与。但新东方的主体对教育的本质意义是挖掘的比较深透的,要遵循的是最好的。

凤凰网财经《封面》:您说他躺枪很受伤,听说他在会议上还哭了,有跟您说过吗?

盛希泰:不可能,这个说法是瞎说,他也辟谣了。没有一个教育机构不受伤,只是受伤的程度而已。他躺枪是因为他在这个行业里有代表性,他绝对是个符号。尽管有的上市的教育机构市值也超过了新东方,但符号意义和代表意义肯定不如俞敏洪。

凤凰网财经《封面》:反正没跟您哭过?

盛希泰:没有。我觉得他从来很乐观。

03、盛希泰:年轻人成功的欲望就是中国经济最伟大的动力

凤凰网财经《封面》:那像其他圈呢?比如像官方会重点整顿的,包括平台经济等等,在这些方面,作为一个投资人,您现在会有担忧吗?会觉得环境跟以前不一样,需要更谨慎,怕踩雷吗?

盛希泰:一个机构能不能活得长久,还是要自己的节奏。该做什么不做什么,非常清楚,不能跟着风走。

凤凰网财经《封面》:但是现在经济寒冬、资本寒冬,很多创业者都没有因此而却步吗?

盛希泰:经济寒冬、资本寒冬,有一部分人感受到了。但是年轻人是一无所有的,他有的就是成功的欲望、荷尔蒙分泌和前进的动力。你会发现,年轻的创业大潮还是非常汹涌澎湃的。80后、85后、90后,他们成功的欲望就是中国经济最伟大的动力。

就是中国人这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要成功、我要成就自己。中国人对成功的渴望,宁当鸡头,不当凤尾,实现人生自我价值,这种文化基因是没有改变的。

我们感受很深刻,做一个投资人,投资人的一个必须的本质问题就是对未来有信心。你对未来没信心,你投资干嘛呢?最快的投资,上午投完,下午收回来,有时间差呢。

04、盛希泰:共同富裕核心是为富要仁 赚阳光下的利润

凤凰网财经《封面》:现在很多人还在问,比如国家提倡共同富裕,在初次分配中,对劳动收入的占比要逐渐提高。这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意味着什么?

盛希泰:洪泰目前为止我们赚什么钱呢?我叫名利双收,赚的是阳光下的利润。赚了之后怎么样去分配?是另外一码事情。我觉得核心就是为富要仁。你赚了钱之后,怎么对这个社会有所贡献?这应该是一个自觉的行动。

整体上来讲,很多原因还是中国的发展阶段没到那一步。我们基本上是创业一代在掌权,创业二代掌权的并不多,大部分还是新钱,没有老钱。美国欧洲可能十代以上了。环境不一样。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个事情也不能着急,需要加以时间,很多事情都会过渡到那个阶段。

凤凰网财经《封面》:就是投的时候要投名利双收的?

盛希泰:对,我得说得出口。我投项目说不出口,我投它干嘛呢?那是有问题的。我觉得我们还是守的还是比较好的。

05、盛希泰:国资救援民企很正常 不存在国进民退

凤凰网财经《封面》:现在大家对国家的一些政策也在想,比如大家谈的混改,比如说国企帮苏宁纾困等等。那作为投资机构,您怎么去看这个现象?

盛希泰:混改你不管是民资参国有还是国有参民资,核心驱动力只有一点就是经济利益。靠其他力量推动,行政力量推动是根本不可能形成一种潮流的。

民营企业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或者因为形势的变化,或者预留的空间不足,导致现在很被动,发展进程受到很大障碍。这个情况国有企业进来,我认为很正常,关键是这个企业是不是有价值。国有企业它入资的时候,它也看入资企业有没有商业价值。

凤凰网财经《封面》:这会不会变成一种普遍现象?出现了这种国企接民企?

盛希泰:并不是提倡民资后退、国资前进。服从市场规律,要搞市场化,这个方向我认为是没变的。

凤凰网财经《封面》:大家不需为此担心?

盛希泰:现在调整期。因为最近政策出的比较多、比较集中,大家需要消化,但我觉得你看什么东西,要看正面意义。

过去40年有N多次,我们说民营企业不做了,外资不进来了,最后都是间歇性的。为什么?还是看我们是不是真搞市场经济,还是看是不是真的有发展机会。资本是逐利的,这是天理。

我坚信两条,第一条,我们国家市场化的方向肯定不会改变。第二条,开放的这个方向绝对不会改变。只要这两条能够坚守和坚持,整个趋势就不会改变。

凤凰网财经《封面》:我们主观上不想改变,那客观上呢?您感受到这种压力和忧虑吗?

盛希泰:我的解读是冰火两重天。什么人感受到了冰?可能就是在商业最顶端的这些人,占的比重是不多的,可能是万分之一。尤其像这几个平台公司,感受特别明显。火的一方面是什么?火的一方面是创新创业,这种大潮非常火。

06、盛希泰:反垄断有利于创业

凤凰网财经《封面》:其实平台可能正在经历冰,它越大,越有垄断地位,现在被反垄断反得就越厉害。

盛希泰:事实上你想一下,我们原来是拿着不正常当正常了。因为现在其实反垄断,平台公司把壁垒给消除掉,有利于创业。平台公司壁垒很清楚,要求消费者二选一,这种情况有利于消费者吗?有利于创业吗?有利于年轻人重新施展自己的拳脚吗?不利于的。

这种垄断、这种壁垒一定会导致效率的降低,是不符合市场化的方向的。当然这个时点是不是合适?要不要把蛋糕做得更大,再往前走,还是现在这个时点?这点可能值得商榷。但我认为方向是没什么问题的。

凤凰网财经《封面》:如果现在不整顿,它们(平台公司)还可以做得更大,对于中国在国际上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吗?

盛希泰:现在平台公司适应新的环境,毫无疑问对整个创业环境,对新人、新生事物、新的公司的出现是有好处的。只有一点可能对我们来讲是需要思考的就是,可能明年全球十大市值的互联网公司就没有中国企业了。

原来全球十大市值的互联网公司,中国占了四家。那现在腾讯、阿里,他们市值这么往下掉,他们曾经到七八千亿、八九千亿美金,那个时候Facebook(脸书,现更名为“Meta”)只有五千亿美金,现在Facebook(脸书)突破一万亿美金了,苹果两万亿美金了,微软两万五千亿美金了,我们现在仅仅是人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

经过调整之后,我觉得每一个公司要适应新的形势,你真正做什么样的东西,有利于这个国家、社会。

有一种说法说中国不认为消费互联网公司是高科技企业,这种说法并不是完全没道理。为什么?我们现在卡脖子的东西,像芯片、半导体、新材料,我们90%以上不能自给。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人口优势、消费优势,中国用到了极致,充分地在这个时代大放异彩。但是这掩盖了目前我们真正的卡脖子、真正的短板——骨骼,不是肌肉,我们的骨骼是很脆弱的。我们缺胳膊少腿的就是硬科技,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个短板补上。这个时候可能国家就会更加鼓励,把这短板补上,因为这是决定你生存的问题,消费互联网决定你发展的问题。我想这个趋势也是有它的逻辑成因的。

07、盛希泰:投出千亿美金公司 运气多过实力

凤凰网财经《封面》:您在很多年前就预言,移动互联网会是中国的一个非常强劲的发展契机,但是我们看到了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前四家公司好像一家您都没有投?

盛希泰:那时候没有洪泰呢。

凤凰网财经《封面》:如果有的话会去投?

盛希泰:那说不定,我认为投那四家公司是运气。

凤凰网财经《封面》:是运气。

盛希泰:对,投到这种高回报的公司运气占的比重很大。你会看到,某某机构在腾讯那么低市值的时候出手了。我周围也有朋友,个人,持有腾讯20%的股份,以现在万分之一的市值出手了。

凤凰网财经《封面》:出手了。

盛希泰:很多人说某某机构错过字节跳动,在很低市值的时候出手了,这东西,你说怎么判断呢?

凤凰网财经《封面》:所以这些东西错过了不值得遗憾。

盛希泰:遗憾也没有用,我认为这里还是缘分吧,缘分不到。

凤凰网财经《封面》:我想问问您自己的投资经。您自己现在正投的这些会有出现市值千亿美金量级的公司的可能性吗?

盛希泰:我认为投到百亿美金的公司跟水平有很大关系,投到千亿美金以上的公司水平和运气都很重要,甚至运气更重要一些。因为任何一个方向里,都有很多人在创业,很多人在做,但你投到了谁,没投到了谁,这种判断,这种预判能力,再强的预判也是预判,跟现实的发展一定会有一个大的差距。

其实我们盘点了一下,洪泰成立快7年了,每年都面临风口。我可以非常非常骄傲地说,我们没踩过任何一个风口,没踩过任何一个坑。现在总结好像是很简单一句话,当时的场景下,身在其中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我们2015年起步, 2015年投资的风口就是O2O。我曾经见一个非常有名的投资人。我请教人家在投什么呢?这个投资人说非O2O不投。原话。一年之后我见到他又问他,我说现在投什么?他说O2O一概不投。中国的汉语何其丰富。

后来那年像AR、VR,那个时候的区块链、数字货币,每年都有很多的雷,洪泰都没有参与过。为什么没参与过?我们能踩过去就是因为我曾经讲什么呢?基金的本质是受人委托、成人之事,信托责任。

08、盛希泰:新能源替代是趋势 不是风口

凤凰网财经《封面》:您说不投风口,但现在很多人都在讲互联网汽车,如果有机会还会选择吗?

盛希泰:不是互联网汽车,是新能源汽车或者叫(新能源)动力汽车,或者智能汽车,对吧?这是个长期趋势。不管是因为新能源替代,还是智能化的方向,还是物联网的趋势,等等,这都是趋势,这不是风口。

凤凰网财经《封面》:它会成为您的投资选择吗?

盛希泰:那肯定的。汽车整车很难投了,整车怎么投也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能做整车的能出来多少家也不确定。

在新能源汽车相关的领域,那空间很大、机会很大。我们最近也投了几家智能驾驶公司,也是在布局吧。

09、盛希泰:现在消费类和科技类公司不分家

凤凰网财经《封面》:您投的企业里也会有估值至少百亿美元级的吗?

盛希泰:肯定有。KK可能是估值百亿美金。

凤凰网财经《封面》:它还是一个消费类的公司。

盛希泰:消费,但是科技占的比重很大。现在消费、科技不分家了。

凤凰网财经《封面》:新消费必须有科技吗?

盛希泰:纯粹的一个消费公司很难再跑出来了,所以哪怕消费公司里面,CTO的重要性也非常大。比如现在我们投的话,CTO很强在我们投的企业是属于加分项。如果这个CEO本身是CTO,也一定是加分项,因为CEO的很多创意能很快落地。所以有所谓的科技消费这个概念。

10、盛希泰:不走寻常路

凤凰网财经《封面》:您说时代机遇,时势造英雄,所以25岁能做一个主持工作的一家还算体量不小的证券公司的副总。

盛希泰:26岁。

凤凰网财经《封面》:26岁,但总得有点武功秘笈?不可能进了那个公司的25岁、26岁的人都有机会。

盛希泰:我觉得可能很大的不同就是,有的时候不一定走寻常路,是吧?

凤凰网财经《封面》:您走了哪条不寻常的路?

盛希泰:比如我去求职,我就没按正常渠道去递简历。我知道按正常渠道去递简历根本没有机会进去,因为证券公司的求职是最热的,没有硕士学位敲门砖,你连机会都没有。

凤凰网财经《封面》:那时候您有了硕士学位吗?

盛希泰:对,我就是硕士毕业。但是简历太多了,你要去递简历根本没有机会,可能石沉大海。我认为我走的不是寻常路。我就是去敲老板的门,敲完老板的门我直接自我推荐。他很不耐烦,不耐烦没关系,我年轻有的是勇气和自信。后来我就没有走正常的录用程序,我就上班了。这是起步,这个非常非常重要。

很多同学根本没机会,简历一堆,每人一张的话,可能上万人简历堆在地上,就跟堆垃圾似的。所以有的时候勇气非常非常重要,方法也很重要,但不走寻常路,你不能走偏门,那不行的。就是我觉得我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你需要我,我推荐我自己,这是一个很不一样的起步。就是你有机会你得抓住、得把握,这现在说有吹牛之嫌疑,但当时真这样。

凤凰网财经《封面》:当时有特别做了什么样的装扮、准备?

盛希泰:没准备,我借了一件西装。穷学生刚到深圳找工作,连件好西装都没有嘛。那借了一件西装去敲老板的门。

凤凰网财经《封面》:怎么知道老板办公室在哪呢?

盛希泰:都知道哪个证券公司在哪。可能门口挂个牌子。

凤凰网财经《封面》:没有人拦你?

盛希泰:没人拦我。拦我时间是来不及了,因为没有碰见我这样求职的。

凤凰网财经《封面》:进去的时候跟老板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那个场景会一直记得吗?

盛希泰:非常记得,太记得了,我的记忆力很不好,但是那个场景永远记得。我一去那层楼,门口挂着总裁,敲半天没敲开,没人。常务副总裁没敲开,没人。我就接着敲。后面没有副总裁了,有个门叫助理总经理。我们这公司很奇怪,它不叫总经理助理,叫助理总经理,咣咣敲门。

敲到第二个助理总经理的时候,门敲开了。我们那老板当时是在闷头做功课,在闷头在弄文件,头都没抬说,找工作的是吧?隔壁是什么办公室,你赶紧去递简历吧。我就走进来了。走进来他说,我特别忙,你找工作到隔壁。一看就是学生找工作嘛。我说,你可以跟我聊半个小时。我印象特别深。他说,他下午去珠海,谈一个很重要的企业,你还是按正常程序去走程序。我说,你给我20分钟,肯定是不会让你觉得耽误时间的。说着我就坐下了。

所以这个老板对我一生是受益的。聊了二十分钟。他就直接领着我到隔壁办手续了。他说我们其他同学都考试,笔试、面试,我没经过这程序,就入职了。

凤凰网财经《封面》:二十分钟聊了什么就行?

盛希泰:我得表现我自己能干。你的经历,你在学校里学了什么,做了什么。他就肯定觉得这个家伙可以。后来我们俩交往这么多年,他会经常调侃我,说这家伙当年怎么弄的。这真的是一个特别特别重要的一次,特别特别重要。否则我等待,等半天之后可能这事就黄了。

11、盛希泰:任何时候人不能跨越时代 时势造英雄是天理

凤凰网财经《封面》:您现在认为自己最成功的一次舍弃或者最引以为傲的是什么?是怎么做出的?

盛希泰:太多次了。

凤凰网财经《封面》:总有那一次。

盛希泰:我舍弃、主动放弃,到目前为止好多次了吧。包括这次我离开证券公司,到有洪泰,中间间隔了三年,结果这三年是没事干的。

凤凰网财经《封面》:三年没有事干。

盛希泰:对。我并不一定说一定要打好了下一家再离开,这是我的个性。我要重新思考。我觉得这件事情没有激情了。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太久了必然没有激情。没有变化了,哪有激情?没有挑战了就没激情了。

凤凰网财经《封面》:我们看的故事可不是这样写的。我们看的故事是,昆仑决的创始人找到您,一顿饭拿到了投资之后,触动了您,然后就放弃了。

盛希泰:这个跟你说的故事是完全统一的。因为我说的没事干就是没有平台。我那时候是“打零工”,随机地去给一些创业者投点钱。因为我是2011年底,2012年年初离开证券公司董事长的位置。我2014年年底才有洪泰。像2012年、2013年、2014年这三年是整个在考虑、思考,想做点什么,找方向。因为我毕竟刚过四十,肯定是要想一些事情怎么做。很多人可能是,下家找好了,出来就有新的办公室。男人是需要一间办公室的。我这两三年没办公室,天天就飘荡了。酒店的大堂就是我的办公室。

凤凰网财经《封面》:有挫败感吗?

盛希泰:肯定有挫败感。这个过程对我来讲是非常艰苦的心路历程,非常非常艰苦。昆仑决这个例子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存在。因为那时候我也不想做一些重复的劳动。但一开始我看不上天使投资,根本没兴趣去谈这件事情。后来就是因为我的出现,做了一点贡献,公司发展得不错。

我觉得这件事有意思。我的资源、我的经历、我的经验,可能帮助这些人发展得更好。我觉得这件事情很有价值、很有成就感。我就开始去琢磨,这个事是不是我干事的方向。就这样开始参与一些早期投资。最后2014年年底才有洪泰。

(2012年~2014年)这三年是很艰苦的,对我来讲是彻底重塑了一把。比如偶然碰见了,可能很多创业者并不了解我。因为我做后端的,后端和创业者不搭尬,两种世界。因为那个时候中国互联网企业是没有上市的,所以我做的传统企业居多。

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上市了,融合度开始提高很多。十多年前哪有?融合度很低。所以一开始我出来做洪泰基金,就跟原来很多老同事开玩笑,说你们创业我都不投你,因为你们跟这时代脱节了。切入点不对,很难成事。

凤凰网财经《封面》:切入点不对很难成事。

盛希泰:对。所以这个过程对我来讲是非常非常好的一个沉淀,特别特别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其实我二十几岁读完书毕业,两年之内就做了一个比较有规模的证券公司的主持工作的副总裁,很多人认为我这是最成功的,而我反而认为最近这几年最成功,就是因为这种历练。

我觉得任何时候人不能跨越时代,有一个词叫“时势造英雄”,这是天理。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所有的大的证券公司全是1992年成立的,是这种机遇就在眼前了。第二点也很重要,就是你是不是敢于突破,是不是敢于放弃,有没有勇气自我革命。这方面我体会比较深刻,因为我每次转换的时候都是我非常主动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