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 孩子在家过得咋样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孩子们放学后及周末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过更有意义的周末?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提质增效?
近日,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就“‘双减’之下孩子放学后及周末怎样过”相关话题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近4000名参与调查的家长中,超六成家长表示“双减”后孩子不再上学科类培训班,其中,近三成孩子选择参与体育运动及亲近大自然、体验生活,16%的孩子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13%的孩子参加了书法、画画、舞蹈等兴趣类培训班,10%的孩子选择逛图书馆、科技馆、动物园或参加社区活动。
作业量减少了,睡眠充足了
调查显示,以往放学后及周末参加学科类培训的孩子由11%减少至5%。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码头小学教师苗婧雯介绍,她所在班级97%以上的学生都不再参加学科类培训班了。
“现在,周末补习班取消了,我有更多的时间出去运动。爸爸妈妈偶尔会带我去游乐场玩,我可以体验最喜欢的自制绘画,特别开心。”福建省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陈奕芃告诉记者,“双减”后,除了周末有更多的自主时间外,平时的作业量也减少了很多,每天的睡觉时间提早了,整个人感觉轻松很多。
“双减”推行以来,长期困扰学生和家长的课后作业负担得到改善。不少家长表示,孩子的作业在学校就完成了;一些家长表示,现在孩子放学回家仍然要写作业,但作业量有所减少;超三成家长表示,“双减”后,孩子入睡时间比之前有所提前。
“双减”政策落地后,初中开设晚自习,教师可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适当答疑,这一举措有效提高了部分写作业磨蹭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前有时候要写到凌晨,晚上大概只能睡五六个小时,现在晚上10点30分左右就可以睡觉了。”浙江省杭州市某中学初三学生小张说,睡眠充足了,听课效率提高了很多。
周末回归教育应有状态
“‘双减’后变化太大了,学科类培训班的开销没有了,晚上孩子回到家也不用写作业了,下班后家里紧张的气氛缓和了很多。”网友@度度表达欣喜的同时也有些忐忑,担心如此放松下去,孩子的成绩退步。
在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何捷看来,“双减”后的周末不是放松,而是回归了教育应有的状态。他认为,学习并非是在重复、机械、持续的练习中得到提升,而应该关注思维的养成、审美的鉴赏、文化的理解等方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朱迪认为,家长的焦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学业成绩仍然是当前一个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双减”给家长如何教育子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希望未来人才的评价和出路趋于多元化。”朱迪同时建议,“双减”后,家长应该转变教育方式,摒弃以往依赖学校和机构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方式,努力通过情感、交流、沟通、陪伴,发挥家庭教育优势,促进亲子关系。
找准喜欢学、想要学的项目
培养优秀的孩子,家庭教育智慧要做“加法”。北京师范大学儿童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边玉芳指出,陪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等,都是让孩子爱上学习很重要的手段。她同时建议,家长要相信并配合学校的工作,如此孩子的成长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双减’后的周末,应该以发展孩子的兴趣特长为主,努力找准孩子喜欢学、想要学、热衷于学的项目。”何捷建议家长们要注重亲情陪伴,在陪伴中去发现孩子的特征,让孩子因为喜爱而参与,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苗婧雯建议,“双减”后要加强对孩子心理的关注。“低年级孩子每天可以做注意力训练,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高年级孩子,父母应多听听孩子讲述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
浙江省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教师郑英认为,“双减”的实质就是减掉违背教育规律的课内外负担,还给孩子们一些自由的时空,并指导他们学会高质量支配,从而实现健康、充分、均衡成长。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