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周边游最后的倔强?
近年来,在不能抵达更多远方的情况下,游客开始努力在近处寻找“更多玩法”。
骑行便在这种情况下,爆火了起来。
# 骑城行,市旅游的新发现
最近一段时间,在家门口玩点什么的风潮正盛。
无论是北京亮马河上密密麻麻的浆板,各大球场公园里花花绿绿的飞盘,还是当下正火的骑行,在城市中发现新玩法,成了当下人们探索的主要方向。
本地游,正在发生全新的变革。
数据显示,自行车运动、水上运动、公路滑板受到极大关注。在迪卡侬,自行车、露营、飞盘、滑板等商品,被摆在了显然位置。
在小红书上,关于骑行的笔记高达94万篇。从城市的骑行打卡路线、骑行适配音乐,穿搭等等,都成为了可以分享尝试的新鲜事。
百度指数更是显示,2022年3月27日开始“骑行”的搜索数据陡然攀升,从此前最高的580999,直接跃升为2573119,搜索关键词中“骑行装备”“骑行路线”排在前5位。
而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户外骑行已经成为健身、跑步之后的又一大众运动项目。其中北京和上海的骑行人口增长超过200%,目前全国有1亿多人会经常性地骑车或把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自行车运动的人口有近1000万人。
# 骑行,少不了硬件升级
骑行的大火,少不了硬件升级的推波助澜。
以北京为例,今年北京官宣将打造21条文旅骑行线路。以往被机动车挤占的骑行道痛点,开始慢慢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优先考虑和治理的对象。
去年,北京市完成了二环辅路慢行系统改造,打通了一条贯穿“回天”地区、北部中轴的42公里骑行绿道,建成了37条慢行林荫路……
见缝插绿、景美路畅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骑车和步行出行。
据市交通委介绍,今年北京将继续打造21条文旅骑行线路,建设20条慢行林荫道,逐步推进城市慢行系统与滨水道、园林绿道联通融合,营造更好的慢行环境。比如,今年北京将优化东三环、北四环辅路慢行环境,推进自专路东拓、南展建设,选取雍和宫—国子监等历史文化街区,创建慢行优先街区试点。
而在针对骑行道的管理上,据悉,相关部门将会通过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优化信号配时等方式,明确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流线和通行权限,改善通行秩序。
同时针对胡同交通的通行特点,在王府井韶九胡同、帅府园胡同、煤渣胡同等9条胡同开展30公里/小时限速区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最后,科学施划共享单车停放区,在51处重点轨道站点实现电子围栏全覆盖,规范共享单车停车秩序。
# 骑行,带动的不仅仅是装备厂商
面对这股越演越烈的骑行大潮,业者如何找到新的盈利空间?
首当其冲的是城市旅游中最受益的个体经营者。分散在骑行路线上的独立小众咖啡馆,博物馆、花店、烘焙店等等,都将在这一轮的“慢生活”之下,获得更多的人流量支持。总体而言,以自行车为主线,并延伸到美食、 服装、杂货、鲜花绿植等领域的生活方式门店,正在成为这场城市居民享受「第三空间」的受益者。
除此之外,城市骑行也得到了来自多地政策层面的支持。许多地方非常鼓励建设适宜骑行的基础条件。譬如西安今年还竣工了一个围绕“三河一山”的自行车环线,全长几百公里,配套设施完善。
这几年,随着国内如骑行这样的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正在努力打造适合本地区域的体育产业聚集区,包括运动休闲综合体、体育旅游小镇等等。并且通过引进自行车、马拉松、户外运动等国际IP聚集人气,突出城市生活文化,进一步吸引民众关注,活跃体育文化氛围,带动周边消费。
因为疫情,国内的城市旅游,正在以想象不到的速度迎头发展。并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多元化、多样化和丰富的文化与潮流。
无论是露营还是飞盘,城市骑行还是河道上飘荡的桨板,城市居民开始将生活,变成旅游的一部分。寻找独一无二的体验或者更多亲近自然的方式。
如何抓住当下这股浪潮,决定着业者们能否在未来,重获生机。
- 上一条:高位持续震荡A股阶段或迎重要变盘窗口?
- 下一条:今年618 “羊毛党”无毛可薅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