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薅羊毛”:商家与消费者究竟谁“薅”谁
“今天的幸福是羊毛给的。”一名“羊毛党”在下单成功后,在社交平台上如是写道。“双十一”的到来炒热了购物的氛围,不少消费者正参照众多博主的“双十一”攻略,列出自己的购物清单。不过与细心计算“折扣”“满减”等相比,另一群人却悄悄薅起了“羊毛”。
“薅羊毛”现象近年颇为流行,指的是消费者通过商家、平台等机构开展的一些优惠促销活动,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获得商品。薅羊毛发展至今,部分消费者也越“薅”越聪明,开始追求“0元薅羊毛”。有消费者称“薅羊毛的最高境界是0元购”,还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的薅羊毛成果。
从成果看,“薅羊毛”涉及的商品种类丰富,下单价格往往只有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甚至还有0元。可见,“0元薅羊毛”不是梦,的确有人不用花一分钱就能薅到羊毛。这既缘于平台或商家设定的促销规则,也缘于某些消费者善于“做功课”,利用规则漏洞薅商家羊毛。
表面上看,消费者低价或0元薅羊毛,大大占了商家或平台的便宜,降低了自己的购物成本,是一种新式省钱方式。可实际上,这些“羊毛党”在薅商家羊毛的同时,也被平台和商家薅走了羊毛,只不过后者以其他的方式呈现而已。
比如,消费者要享受免费午餐,必须下载各大电商平台APP及其旗下店铺的软件,而且还要注册。平台和商家借此增加用户规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这对商家来说是划算的,通过少量“0元购”换来规模优势、提升品牌影响力。可是消费者却要为此耗费不少时间、精力,还要提供个人信息。再如,一些商家为了销售更多商品,烘托气氛,通过0元薅羊毛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在商家的直播间里长时间蹲守。一些消费者也在无形中为平台带来了流量和人气。
所以,不要一提到薅羊毛,就认为商家是吃亏的一方。实际上,商家在设计促销规则时,都会考虑到消费者薅羊毛的情况。准确地说,是商家与消费者在互相薅对方的羊毛,没有哪一方是绝对的输家,更多是各取所需。不过,这样做的前提是,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不能触犯法律红线。此前,有消费者因为利用平台漏洞“薅羊毛”而获刑,这方面已有判决的案例。这也警示了消费者,不要因为贪小便宜而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此外,商家在默许或者允许消费者薅羊毛时,也不要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比如,一名消费者透露,一些所谓的大牌“捡漏”基本都是仿冒假货,即以“薅羊毛”的名义故意售假,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乃至安全保障权,如果消费者发现后奋起反击,商家则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各家电商平台围绕“双十一”的大战已经打响,商家的各种促销规则层出不穷,这其中可能会出现有的促销规则因为不完善使消费者薅羊毛有了可乘之机,有的则是故意预留漏洞让消费者薅羊毛以实现更大的商业目的。但无论哪种情况,都应该合乎法律法规的要求,不能有逾越之举。
作为消费者,不管是低价薅羊毛,还是0元薅羊毛,都不要聪明过头。既要防止被某些商家侵权,也要防止被“羊毛群”(专门发布优惠规则的微信群)侵权,更不能为了薅点儿羊毛而给自己“薅”来法律责任甚至牢狱之灾。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