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角落里的拳头—— 深陷家暴中的她们正在求救
原标题:隐秘角落里的拳头—— 深陷家暴中的她们正在求救
11月23日,河南新密一女老师在给学生上网课期间被丈夫家暴。镜头前,紧掐脖子,狰狞怒骂,镜头外,尖叫声不断。这一幕因为暴露在网课镜头面前,得以被看到。学生立即报警,当日晚警察回应冲突原因是“叫吃饭没回应”“二人已和好”。
女老师的亲身经历给学生上了一课。
课堂上,学生学习家应当是“家和万事兴”“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而课堂外学生们目睹了“家”还可能是日复一日的噩梦、是日日十死一生的冒险、是难以逃脱的牢笼。
“家暴是违法行为,反抗家暴是必须的,和解不代表报警多此一举,不能对家暴的发生习以为常”,《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施行第七年,还有许多人仍被困于家庭暴力的围墙之中。
202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联合发起的关于全球女性遭受家暴的研究报告出,全球1/4以上女性遭受过家庭暴力。2020 年全国妇联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殴打,约30%的已婚妇女遭受过家暴。每年有9.42万妇女因为遭受家暴自杀,面对暴行,女性平均被虐待35次才会选择报警。家庭暴力正在为女性受害者建构起难以言表、难以逃脱的隐形牢笼。
值国际反家暴日,搜狐新闻响应「点亮橙色,消除性别暴力16日行动」,助力联合国妇女署「团结起来:采取行动结束暴力侵害妇女和女童行为」开启线下互动展览。在线上,本狐希望带领大家将目光转向“墙内的世界”,看见这些隐秘的暴力。
听见无声的尖叫,让无助者有助。
01 无期的离婚冷静期
“离了也许更好,起码命还能保住。”
这不是她第一次被打。孩子满月的时候,两人吵嘴,她要带孩子回娘家,却被公婆和丈夫摁在地上抢孩子,安媛的整张脸都淤青了。安媛报了警,警察来了以后,没人承认打她。丈夫和公公都在体制内工作,在小县城这个人情社会里,安媛也担心以后的生活受到影响,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第二个冷静期的最后一天,安媛也没有等来想要的答案,丈夫又玩起了失踪。她又想起那些被打的时刻。安媛立马去提交第三次离婚登记申请,开始第三个离婚冷静期。
02 被警察丈夫家暴9年
9年里,王颖忍受警察丈夫替她做出姓名、工作、生育意愿、穿衣风格等一切的决定。遭遇家暴后,她希望靠忍耐换来家庭和睦。她试图发帖求助,却因为丈夫的领导说,“不能这样,他(乔国良)以后什么都毁了”。最终只得到了一份手写保证书——“我前天晚上喝多了,不该打你。”
2022年初,王颖录制了一条实名举报丈夫家暴和贪污受贿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大量讨论和关注。乔国良回应,“怎么可能家暴呢?她有点轻度抑郁。”
由于提前收集了证据,行政处罚决定书判定乔国良被行政拘留五天。
03 网课中,女老师因未回应丈夫被掐喉
派出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现场调解后,涉事双方重归于好,老师无大碍,未要求处理(男子)。一位正在上课的女老师,让学生看到自己生活里如此不堪的画面,她以后还怎么走上讲台,面对这些孩子?
这场家暴对她自尊的打击,可能比身体上的痛楚更让她难以忘怀。有人说,这是非常昂贵的一课,当地派出所的的工作人员给高中生们进行了一场现实教学,原来打老婆是可以全身而退的,不用接受法律的制裁。
当地警方也试图解释男方的暴力“情有可原”,称男方是在叫女方吃饭的过程当中产生矛盾,似乎要给人一种印象,那就是男方的好心被女方当成了“驴肝肺”。但难道这样就该被打吗?
04 状告父亲杀妻后被骂叛徒
“除非父亲死去”,这个念头在陈昌雨心里很久了。还未成年时,每次被父亲边打边问“服不服”,每次看见母亲被摧残,这个种子就在发芽。他曾找过邻居,报过警,甚至自杀过两次,都没有让他逃离这一切。最后,他顾不上母亲,独自远远跑到广东打工,看似过上了自由自在的日子,直到去年母亲被烧死,又把他拽回父亲的阴霾面前。在老家的医院病房里,母亲脸和脖子被烧得黑黢黢,辨不出五官,母亲电话里说是自己不小心烧伤的。没过多久,父亲结清了自己的医药费,没有给母亲出一分钱。死心的母亲在病床上说,当初自己是被父亲从集市上掳回家的。
今年7月21日,曲靖市中院开庭受审,陈昌雨出庭要求判处父亲死刑,这令他成了家乡的“叛徒”。
05 我打余秀华是被逼的
他时常戴着一副墨镜,连在室内也不例外,总在嘴边抱怨,“今天又被拍了”。
除了这些,离开余秀华,他看起来很自在,“享受生活都不够,哪还有时间去悲伤?”
少时庸碌的打工生活里,读书让他觉察到自我的“独特性”。他买过许多盗版书,大多数是成功学教本,受影响最深的就是《穷爸爸、富爸爸》和《狼道》。早年摸爬滚打的经历对他影响颇深,他总把人情世故挂在嘴边。对世故和读书的追求,让杨认为成功人士的特征就是高学历,他特别注重朋友圈,“全是高质量” 。杨多次表达对乡村振兴产业的热爱,但在当地有一定话语权的林正碌却发现,一旦追问具体的创业模型,杨都会拼命讲情感,对此林正碌的评价是“(这个人)太空了” ,“他和余秀华分手是一种必然”。
06 反杀家暴丈夫后她被判六年
“我不赞成以“人命”后果来论是非的观点。面对穷凶极恶的坏人,为了制止不法侵害,有必要放开防卫者的手脚,即便防卫过程中对施暴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损害,也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刑法中,也明确了特殊防卫的情形,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我也不赞成把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视为鸡毛蒜皮的家务事。翻看报道,卢某将躲在废弃老家衣柜里的王某桃拖出屋内,“欲把她的头按向浅水坑,声称要淹死她”,这已经是行凶了。对当事人的生命构成巨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理应赋予公民以特殊防卫权利,对抗迫在眉睫的现实侵害。”
07 爱笑的拉姆被烧死在30岁
在短视频平台上,拉姆拍摄自己上山采药、放牧的视频和大家分享,吸引了几十万“粉丝”的关注。9月14日晚,拉姆在厨房里直播时,一个人突然闯了进来,紧接着手机屏幕就黑了,传来拉姆喊救命的声音。姐夫小罗赶到厨房门口时,看见拉姆身旁站着她的前夫唐某。
拉姆让小罗不要过来,说自己身上和厨房地上都被唐某泼满了油。就在小罗返身去拿手机报警的时候,伴随一声巨响,厨房燃起大火。9月17日,四川省人民医院救治诊断拉姆为“特重度烧伤,面积90%”。
从2020年3月到6月,三个月时间里,拉姆两次离婚、并向当地妇联求助,她和家人也多次报警。但拉姆最终没能逃离悲剧的结局。(内容来自央视新闻)
08 被故意烫伤、划伤、剪掉肉的4岁女孩
一个年仅4岁的女童遭到非人的虐待:嘴唇部分被剪掉、颅内出血、烟头烫伤、刀片划伤、嘴唇溃烂……目前施虐者,女童于某茜的“继母”曲某已被拘押,于某茜的父亲,据调查也曾经对她施暴,两人已被刑拘。
4月初,于某茜就曾因伤入院,当时引起了医生的注意,不过父母声称孩子有自虐倾向、是跳舞摔得,而没被追究。到了4月13日,于某茜再次因鼻梁骨骨折入院。这次医生直接报警,但事后,于某茜“父母”坚称孩子系“自残”,用此借口向警方掩盖事实,此事最终也没有立案。直到4月23日,于某茜这次被严重虐打住进了ICU,又经医院报警,这才让这一严重的虐童事件公诸于世。
“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不应该只是一句人尽皆知的口号,因为它是众多真实案例堆叠出的真相。
对于施暴者来说,“家人”是可以随意打骂的出气筒,暴怒下的狂殴“再正常不过”;
对于受害者来说,忍受和沉默是最常见的表现,“就当是为了孩子”成为难以解开的枷锁;
而至于旁观者,我们往往觉得:这是人家的家务事,少管闲事。
但忍让并不能换取改变,家暴也并非“家丑”。零次和无数次,永远只在一念之间。
值国际反家暴日,为了将近30%遭受过家暴的已婚女性、为了每7.4秒出现的那位家暴受害者,本狐呼吁所有人:不做沉默的受害者、不做冷漠的旁观者、更不做残忍的施暴者。
看见,听见,改变,从此时此刻,从观念开始,助他人、助自己,逃出隐秘的角落。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