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七则:受用一生的处世智慧
《论语》常读常新,今日我们从处世智慧角度,辑取语录7则,与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朋友共勉。
一
不被人理解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他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
不恼怒还不够,怎么办呢?
方法一,别管他,把自己做好,顺势而为。
方法二,试图去了解他人,自然也就能被他人了解。
二
终于知道要做什么了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什么时候能随心所欲呢?其实不必等到七十岁,确立价值观、不受外界干扰、尽人力听天命、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人的精神世界依次达到这几种状态,就可提前“随心所欲”了。
琴歌盟坛,孔子圣迹图
三
人在群体中
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区别在于是用精神信仰来凝聚人心,还是用利益关系来凝聚人心。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既能发表不同意见,又能保持群体的和谐,小人看起来同意所有人的意见,其实内心有自己的算盘。在人群中,结党营私,一定会引发怨恨,对人、对己危害都大。
四
要快乐,还是要长久
5、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聪明的人喜欢水,高尚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高尚的人沉静。聪明的人享受生活,高尚的人延年益寿。
五
如何面对伤害
6、以德报怨,不如以直(值)报怨,以德报德:
用“等值”的东西回报怨恨,用“超值”的东西来回报德行。在面对伤害时,人一定要有原则,否则,一来,伤害会变本加厉,二来混淆是非,德行得不到彰显。
六
远离这几种人
7、乡愿,德之贼也。
总是顺着人家的意思说话,不讲是非曲直,只求与人平安无事的人,才是破坏道德的人。
一个地方若破坏了道德环境,就不会出现良行了,“乡愿”危害确实大。
- 上一条:“高学历网红”被捧太狠,翻车也更惨
- 下一条:30岁存够30万,她选择了退休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