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女性终身不育率为5.16%
原标题: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女性终身不育率为5.16%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消息,国家卫健委下属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2020年,中国49岁女性的终身不育率为5.16%,低于美国(11%)和欧盟国家(19%)的平均水平。这项研究是基于对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对中国女性终身不育水平进行评估。
这项研究指出,按照人口学常用的统计口径,15~49岁为女性育龄期,由于女性到49岁时已基本结束生育,因而通常以女性49岁时的无活产子女比例衡量女性的终身不育水平。研究主要依托2010年和202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微观抽样数据,通过计算无活产子女比例来估算我国女性不同时期的终身不育水平。
研究结果显示,2010~2020年,各年龄女性的无活产子女比例都在上升,10年间平均提升了约1倍。其中,20~30岁年轻女性的年龄别无活产子女比例上升最为迅猛,10年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35岁女性的无活产子女比例从5.39%上升到10.91%,40岁女性则从2.66%上升到7.85%。“较低年龄段女性无活产子女比例的上升反映了婚育推迟的现象,较高年龄段女性无活产子女比例的上升则更多是女性生育水平下降以及终身不育现象增多的结果。”
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终身不育率越高。2020年,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和初中的49岁女性终身不育率均已接近5%,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和大专及以上的49岁女性终身不育率分别为6.46%和7.98%。
而且,不同受教育程度女性终身不育率的差距在进一步加大。2010年,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女性无活产子女比例平均比小学和初中受教育程度女性高3.6个百分点,2020年,这一差距已经扩大到近5个百分点。
除了受教育程度,不同地区之间女性终身不育率的差距也值得关注。2020年,城市、镇和乡村49岁女性的终身不育率分别为6.29%、5.50%和3.72%。和2010年相比,城市女性的终身不育率提升了4.68个百分点,乡村女性则提升了3.43个百分点。
其中,北京和上海45~49岁女性的不育率为11.92%和8.18%;东北三省45~49岁女性的不育率分别为8.59%、7.90%和7.11%。“可见,北京、上海、东北三省这些2020年总和生育率低于1.0的极低生育水平省份(市),终身不育率最高。”学者们在论文中写道。
他们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女性的终身不育水平虽低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发达国家,但终身不育水平上升的变动轨迹与这些国家比较相似。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婚育推迟程度持续深化以及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未来,我国终身不育女性的人口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占比也会继续升高。
这些研究者建议完善相关家庭政策和社会政策,给年轻人创造更全面的生育友好环境,实现更大程度的两性平等,不断提高儿童和家庭的福祉。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