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被逼吃粪便”事件和解,公众为何意难平?
原标题:男孩“被逼吃粪便”事件和解,公众为何意难平?
公众情绪的“义愤难平”,除了事件本身,也在于事件的处置结果。
全文1434字,阅读约需4分钟
撰稿/飒飒(媒体人) 编辑/迟道华 校对/刘越
▲小男孩被逼吃粪便。图/网络视频截图
这两天,一段“小男孩被逼吃粪便”的视频在网络广泛传播。
7月1日,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委网信办针对此事发布通报,介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开展调查处置工作。有消息显示,小男孩父亲李先生回应称,孩子被欺凌致头部受伤,精神受刺激出现异常,经派出所协调,起初对方只愿赔偿几千元,后又提出赔偿四万五,已经签字和解。
发生在中小学生间的霸凌现象并不鲜见,但逼人吃粪便这样令人发指的行为,实在不可思议,公众都难免感到不解和愤怒。
孩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竟以如此方式来霸凌对方?那个小男孩受到的是怎样的屈辱,他的内心会留下多大的阴影?设身处地地想,这个事件的恶劣性不言而喻。在现代社会,在孩子之间,竟出现如此骇人听闻的行为,不止其父母,听闻此事的“路人”,也很难轻易走过。
公众情绪的意难平,除了事件本身,也在于事件的处置结果。
从舆论反馈看,人们对目前的处置并不满意。与事件的恶劣程度相比,事件处理若止于此,对于受害一方不公平,对于霸凌一方,也不能起到足够的惩戒效果。
不少网友认为赔钱没用,毕竟对于受害方而言,这可能是一辈子的影响;有人则担心这种轻飘的处理不会产生惩戒效果,“三人,每人1.5万,估计他们以后还会干”;此外,当地这种赔钱了事的处理方式,也让网友推测有尽快平息舆论之嫌,“和稀泥就是对霸凌的纵容,这个处理明显惩戒作用不够”……
人们的种种疑问、担心,难以释怀,于私而言,受害方家庭的遭遇,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代入感,想要寻求一个说法。而现在所谓的和解,貌似仅仅是用钱解决问题,公众甚至听不到一句真诚的道歉。于公而言,这会产生何种负面的示范?如果几万块钱就能让这样骇人听闻的事件轻易翻篇,那么谁敢保证以后不会发生更严重更恶劣的事件?
因此,人们不满背后也蕴含着一种普遍的期待,希望通过严肃的处理和深刻的反省,给社会提个醒,告诉孩子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告诉家长该如何尽到自己的责任。
除此之外,公众的种种情绪表达还源自事件细节公开不够翔实。尽管此事涉及未成年人,对于霸凌一方隐私要做足保护,但是一些基本信息,比如霸凌者的年龄,外界并不知晓。
除了那个视频,关于事件具体细节的披露并不多。这个事件被笼统地概括为“3名未成年人欺凌1名未成年人”。而从法律角度看,侵害方的年龄至关重要,即便是按照刑法,也不是说未成年人就可以完全不负责任,一要参考侵害一方的年龄,二还要考虑行为的恶劣程度。
另外,侵害方父母一直没有发声,这也是很多人不解的地方。按照法律规定,即便未成年人免责,监护人也不免责。赔偿是一方面,此外道歉、加强监管,也是他们应负的责任,但直到现在,外界都没有看到他们的任何表示。
有人可能会为此辩护说,此事社会影响太大,当前露面会使其承担巨大压力,不发声也可以理解。但这显然说不过去。而从更现实的角度看,目前关键信息不公开,侵害方家长不露面,恰恰加剧了外界的不满和质疑。
此事尽管双发已达成和解,但从舆情反应看,早已成为一个公共事件。读懂大家种种情绪下的期待,才能有更妥善的解决路径。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4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5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6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9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10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