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620分被母亲骂一下午要求复读,女儿的人生难道没有面子重要?

来源:米粒妈频道 发布:2023年07月10日 作者:米粒妈 人气:93013

文 | 米粒妈

最近高考报志愿的盛况看得人眼花缭乱,但有一篇帖子引起了米粒妈的注意:

表妹考了620分被舅妈骂一下午。

一开始,米粒妈以为孩子原本能冲清北,结果发挥失常,父母感到难以接受,可看下来,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原来,一开始表妹高考结束后估分670,妈妈一听这可稳了,于是四处和亲戚吹嘘,自家孩子西交大、西工大随便挑。

可出分之后,足足比预计的少了50分,别说之前那两所学校随便选了,可能连低一档的学校也得更加谨慎。

如果说舅妈只是为表妹的未来着急,米粒妈尚且觉得只是用错了方式,可她却直接告诉女儿,这样“太丢人”,所以要求女儿复读,明年争取700分。

说白了,让女儿明年再给自己争口气。

米粒妈简直无法理解,为了自己的面子,就让孩子忍受再一年的煎熬,去赌一把未来。

怕自己打脸丢人,却要让孩子承担后果,女儿的人生难道真没有面子重要吗?

被报复的父母,被毁掉的孩子

韩剧《天空之城》就探讨了“孩子与面子”这一话题。

刚刚结束高考的英才一家成为了所有人眼中的人生赢家,父母优秀,儿子又拿下了首尔医大的offer,相当于拿到了辉煌人生的入场券,一家人实在令人羡慕。

可没有人知道,光鲜亮丽的背后,英才到底经受着怎样的折磨。

从7岁开始,每天从早到晚被父母逼着不停学习,从未有过一天的休息时间,哪怕生病甚至昏倒,也必须要学到凌晨两点。

一旦考试发挥失常,没有拿到第一名,就会招致父母无尽的羞辱和谩骂,被贬低得一文不值。

因为只有第一名,才能让父母有吹嘘的资本,才能让父母有被羡慕的光环。

孩子,就这样成为了他们炫耀的工具。

让米粒妈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英才考试成绩不理想,爸爸直接拿起一把枪对准了他,恶狠狠地对他说:

让人失望也要有个分寸,那种蠢货傻子怎么会是我的儿子。

英才眼里既惊恐,又难以置信:就因为考试没考好,父亲竟然恨不得让我去死。

在英才看来,父母只爱面子,不爱自己,所以卯着劲学习,决定考上名校后再退学,打碎他们的美梦。

最后,英才与父母断绝关系离家出走,妈妈在看到儿子的日记后持枪自杀、爸爸只能离职寻子,美好的家庭瞬间分崩离析。

难道英才不知道进入名校后就会有好的未来吗?

他知道。

但他宁愿牺牲自己的人生,也要和父母对着干,因为他认为父母根本不爱自己。

可是妈妈自杀,爸爸放弃一切寻找儿子,不正是父母因为爱他才感到愧疚和悔恨的表现吗?

只不过,迟到的爱意再也无法捂热孩子的心。

曾经,父母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打击孩子,最后,不仅丢掉了面子,更失去了孩子。

他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面子

米粒妈之前看过一个网友的帖子。

他说自己高中时成绩很好,可高一的寒假期末考砸了,成绩退步了不少。

一开始,他还想着下次好好考,把名次夺回来,可没想到,过年成为了他的一场劫难。

亲戚们聚在一起总是在谈论孩子的成绩,没考好的他总是被说教,妈妈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差。

等亲戚走后,妈妈就开始指责他:“你看你考成这样,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我走在路上我都怕别人看见我,我嫌丢人。”

可能是久久难以忘怀和别人家孩子比较后的难堪,妈妈时常借题发挥,骂得他根本抬不起头。

后来,他也渐渐开始认同妈妈的想法,也觉得自己就是糟糕透顶,学习也提不起劲,成绩自然越来越差。

如此一来,他就掉进了一个死循环,成绩差——被妈妈指责——成绩更差。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布森说:让孩子失去自尊的方式有千百种,可要替孩子重建自尊,是一个缓慢困难的过程。

孩子的自尊是根本问题,父母好面子却只是表面问题,如果只看表面,而忽略了根本,即便孩子再想努力,那份抱怨的声音也会压得他喘不过气。

米粒妈觉得,父母在意面子而贬低孩子这件事,其实就是不重视孩子的情感需求。

很多人成长过程中都面临过类似的情感忽视,例如被迫跟别人家孩子比学习、比懂事,结果父母在捧别人的同时将自己贬得一文不值。

米粒妈知道家长对孩子并没有恶意,甚至想以此激励孩子,但这种做法却实实在在地伤了孩子的心。

父母爱比较孩子,其实是把孩子当作了自己的附属品,因此才会担心孩子“拿不出手”,更失去了客观的评价态度,不知不觉中变得苛刻起来。

有网友说,自己小时候爱唱歌,一次在亲戚面前自信地高歌一曲,却被妈妈当众说了一句:

唱得什么啊,真难听。

自那以后她再也不敢开口唱歌,甚至有的时候当众讲话都会紧张发抖。

这是因为,当父母觉得孩子做得不好、丢人,就会让孩子陷入自我否定,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对一切都充满羞耻感。

孩子也会失去向上的动力,根本无法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挫折。

和孩子站在一起,是给他最大的底气

米粒妈始终认为,教育孩子这件事,里子远比面子重要。

和孩子站在一起,可能会丢了自己的面子,但一定会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傅首尔就曾在综艺节目里讲过她支持孩子的方式。

当家庭聚会长辈逼孩子背首诗的时候,她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

我来背,我背给你听,我给大家唱个歌都可以。

所有人哈哈大笑,但米粒妈觉得,孩子的心里一定是暖洋洋的。

傅首尔怕孩子尴尬,也怕孩子伤自尊,替孩子解围,是主动和孩子站在了同一边。

附和亲戚,将孩子推向“舞台”,就相当于让孩子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也让他失去了支持。

要知道,容许孩子展现真实的自己,才是让孩子能够准确认知自己的最好方式,不会自负,更不会自卑,因为他知道,现在的自己就很好。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能接受孩子的大学不如你吗?

一位女孩的母亲接受了。

女孩的妈妈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和张文宏是同级的同学,大学六年拿了四年班级第一。

可是与妈妈相比,女孩的成绩就逊色得多。

小学开始,成绩就处于中下游,高考时连一本的分数线都没有过。

妈妈同事的孩子也大多是名校毕业,聚会时难免比较,可是女孩的妈妈从未给她任何压力,反而视她为骄傲。

在班里跑步第一名、独自和朋友旅游这些小事,都能成为妈妈和别人夸耀的资本。

妈妈也从未拿别人家的孩子激励她,更没有觉得女儿让自己丢脸,因为在妈妈眼中,女儿的优点实在太多太多。

女孩也坦然地说:我知道自己不够优秀,但我仍然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所有的挑战,因为这是妈妈的爱赋予我的能力。

米粒妈想,我们教育孩子的终极目的,可能并不是让他考上名校,进入大厂,过着多么奢侈的生活。

而是在人生的每一个瞬间都能感到快乐,在面对挫折时有勇气开启下一程。

优秀的定义或许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所不同,但想要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一定要将他视作独立于父母之外的个体。

孩子的优秀不是父母炫耀的谈资,一时的低谷更不是让父母丢人的理由。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给他更多理解和陪伴,让他知道:父母的爱永远无条件,父母更是他永远的港湾。

当孩子感受到足够的爱,才会越战越勇,在自己的人生中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