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文旅是怎么把当地人逼成“车匪路霸”的?
8月5日,网友爆料在青海大柴旦银河谷自驾游时无意间驾车驶入一家驿站,在停留10分钟后遭到商家强制收费。该商家要求游客按人头上交停车费50元,并威胁道:“不交钱就别想出谷。”
大柴旦行政委员会迅速做出反应,随即发布通报称,处以涉事驿站5倍违法所得--250元罚款,并责令停业整顿60天。
游客在青海自驾游遇到拦路收费的情况并非个例,为何乱象频频发生?又该如何解决?本期搜狐旅游【行业观察】带你一探究竟。
#“车匪路霸”宰客没商量
爆料视频一经发出后,迅速登上各社交媒体平台热搜。网友纷纷吐槽,“这不是车匪路霸吗?”
涉事驿站回应称,“收取的不是停车费而是玉石费。因为游客拾取了驿站范围内的玉石。”
当地文体旅游广电局迅速展开调查,发现该地并非景区,除了住宿业务外,其余任何收费没有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复,现场也没有明确标示出收费项目与规则。
然而此类自发拦路收费或圈地收费的情况近年来在青海并不少见。
2020年,一行游客自驾游行驶至青海湖附近时,遭到当地居民拦路收费,除小孩外每人需要支付10元。对方称因为这些游客驶入自家农田附近,需要支付过路费。
原本官方取消的国道和省道收费站,今年又以当地居民拦路收费的方式重出江湖。一游客在从格尔木自驾到倒淌河的路上共遇到8次公路分段收费。
除却新闻报道出来的案例,社交媒体上也出现大量吐槽在青海旅游遇到拦路收费的情况。有时,这些“拦路虎”会以一个团队的方式出现,以威胁的方式强制游客支付费用。
实际上自2019年起,青海相关政府部门每年都会发布整治旅游行业强制收费的管理条例,然而管理效果却不尽人意。
#一刀切的景区,落后的旅游规划
单是将火力集中于违法的商家和监管力度是不够的,一刀切的景区设置和落后的旅游规划是乱象频发的根本原因。
青海旅游目前仍处于原始的景点观光类线路,景区依靠门票获得主要的经济收入。青海的旅游资源丰富却开发不足,多年来却一直使用固定的景点观光线路。
据青海省统计局发布的2023上半年旅游业数据,青海省共获得162.16亿元旅游收入。著名景点的收入也很可观,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局的数据显示,在今年五一假期期间,青海湖的门票收入达到740多万元,以往每年的门票收入在3亿元左右。此前青海湖因围栏挡景的现象备受网友诟病,被新华社批评陷入门票经济的怪圈。
青海湖围挡 图源网络
这些景区原本是居民生活之地,在看到商机后,便也试图分一杯羹。然而景区管理者用“一刀切”的方式使居民无法从景区中获益,利益驱动下居民选择在景区周边私设景点或者拦路收费。
这种强制收费的方式对于想要挣快钱的居民来说是最便捷的方式。“野”景点的设立门槛低,投资相对少,因此利润空间很大。同时,这些官方未开发的无名景点不是监管部门的重点管理对象,成为了监管的灰色地带。
监管的缺失导致乱收费的违法成本低,一些居民“占山为王”的路霸行为就越发肆无忌惮。这些“拦路虎”缺乏旅游经营者的专业意识,不懂得维护长期利益,一到旅游旺季就把刀磨锋利了,对着过路游客斩一刀。
青海自驾游的火热也为“野”景点的商家带来了商机。自驾游目前已经成为多数游客在青海的首选旅游方式。青海的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是已开发的景区,全域线路上可谓处处是景。青海的旅游资源能够满足游客即走即停,沿途赏景的沉浸式旅游需求。
然而青海还未加强全域旅游的基础设施,缺乏完善且明确的路标指示。正如此次强制收费事件,因为缺乏标识的指引,游客的一次“无意行驶”可能就会掉入“拦路虎”的收费陷阱。
#全域旅游的利益共享
对于青海这样的旅游城市来说,每一处或者说每个人都是风景。不论旅游局长如何出战,基层工作人员如何花费精力监管,有时一个“烂”景点或者一个宰客视频就可能会毁掉一个地区的整体形象。
打造让居民也可以享受到旅游红利的全域旅游或可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同属于偏远地区的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可借鉴的模式。
西江千户苗寨原本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原生态村落。为了让村民共享旅游红利,景区管理者将门票收入的18%作为民族文化奖励经费发放给西江村民,让每户每年都获得超过万元的收益。
以县政府为主导,西江景区一方面雇佣当地居民为工作人员。旅游旺季能让每位工作的居民获得2000元的收入。
另一方面,景区以当地文化为基础开发民族特色体验类项目,鼓励村民自主经营。目前在西江苗寨注册登记的各类经营主体超过了1000家,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多个旅游产业链,带动景区内外多个产业的发展和数千人脱贫致富。
西江千户苗寨 图源网络
由此可见,全域旅游将单个景点或者产业资源整合起来,打造出以当地特色为基础的住宿、饮食、纪念品、文化体验等全线旅游产业链,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旅游红利的共享也是全域旅游的一大特征。全域旅游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产业的经营,居民通过自主经营或者入股景区旅游项目获得收益。
在全域旅游的利益共享模式下,整个区域的居民是经营者,服务者,也是受益者。身份的转变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当地居民共同建设和保护旅游资源的全局意识。
青海或可借鉴全域旅游建立一个利益共享的模式,帮助当地居民在旅游业发展中获得利益。
青海的旅游资源开发有很大的潜力与空间,然而一旦因某地乱收费的乱象引发负面舆论,可能会让整体旅游形象买单。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4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5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6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9党中央:各级党委和政府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统筹安排好婚嫁、生育、养育、教育等一体化系统
- 10作家陈炜写给父亲催人泪下的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