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大事!央行、证监会重磅发声!
兄弟姐妹们啊,过去的一周,是反弹的一周,沪指累计涨2.26%,深成指涨3.29%,创业板指涨2.93%。转眼又快到了周一,看看券商分析师们最新看法吧。
周末重磅: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外汇局发声!
9月3日,2023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活动板块的“2023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在北京举行。
其中: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周亮表示,逐步完善绿色低碳发展和绿色金融制度框架,形成与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相匹配的金融政策安排。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统计监测和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制定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标准,为金融机构全面衡量碳足迹,加强气候和环境风险的管理提供指导。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金中夏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新的可喜进展,7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首次突破3%。从贸易看,1~7月,货物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占比达到了24%,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从投资看,到6月末,境外主体配置人民币资产余额已经达到9.8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证监会首席律师焦津洪表示,近年来,证监会强化资本市场监管执法,“零容忍”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净化市场生态,坚持抓早抓小,强化日常监管。
今年以来,证监会开展上市公司财务“洗澡”专项整治,对32家公司立案调查,公司治理专项行动圆满收官,发现问题整改率超过95%;强化年报审计监管,235家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现场检查,开展行业文化建设专项治理,针对内部治理、绩效考核、员工管理等相对薄弱领域,加强规范管理,从快从严处理违法违规机构和责任人员。
证监会成立了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工作小组,加大对重大案件的协调力度,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与公安机关联合开展情报导侦成功查办一批广受关注的大案要案;建立最高人民检察院派驻证监会的工作机制,建立涉刑移送案件向检察机关同步抄送机制,2021年至2022年,同步抄送检察机关涉刑移送案件190件。
证监会还加强了大案要案惩治和重点领域执法,2021至2022年,共办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中介机构违法、债券虚假陈述等案件1200余起,作出处罚决定700余项,罚没款金额70余亿元,市场禁入160余人次。
焦津洪强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国经济具有重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新的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不断涌现,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资本市场面临的环境虽然有挑战但更有机遇。“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及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投资者的信心一定会加快地恢复,中国的股市一定会有一个更加健康的明天。”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要实现用数字人民币作为所有零售场景下的支付工具。微信、支付宝、作为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掌银APP、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的APP等钱包提供商,也包括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要有合规意识,取得相应金融牌照并服从监管。短期内,我们可以先从技术标准上统一二维码标准,实现条码互认;长期来看,我们将稳步实现支付工具的升级。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郑薇表示,上半年我国外汇市场稳定性和韧性不断增强,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初步统计,2023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1468亿美元,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资本项下跨境资金流动趋稳向好,上半年境外资金呈现净流入的态势,外资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增多,其中外资净买入境内债券近790亿美元。
十大券商最新研判
1、中信证券:策略聚焦|迎接“金九”行情
政策近期密集出台,后续料还会不断加力,直至经济走弱和预期转弱的趋势彻底扭转,同时市场基本消化了政策底及市场底后最后一轮卖盘压力,当前市场底部区域特征更加清晰,风险收益比更佳,是积极入场的时点,市场将迎接“金九”行情,配置上建议布局三主线。
一方面,此前四种资金行为共振形成卖压,当下已经被市场基本消化:一是博弈政策的资金行为在政策长时间酝酿和集中出台后已集中兑现;二是“赎主观,买被动”的资金行为存在时间差并造成一定短期波动,但反映的是对市场的乐观预期;三是北上资金阶段性流出规模已达历史极值,政策迅速密集落地见效后趋势或逆转;四是活跃交易型资金对量化存在误解和忌惮,加强量化交易监控会缓解其焦虑。
另一方面,当前市场风险收益比更佳,是积极入场的时点:一是预计政策还会不断发力,直至经济走弱和预期转弱的趋势彻底扭转;二是政策的效果会很快显现,人民币汇率趋势有望逆转;三是当下市场风险收益比更佳,底部区域特征更加清晰。
2、今年的真正关键时刻 | 民生策略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这一事件,显示全球竞争并非线性推进,中、美仍然维护着正常的经贸沟通渠道,而即使竞争不可避免,本周华为发布Mate 60系列手机或体现了中国制造“竞争力”。
从政策层面,央行调控有助于缓解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弱趋势,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强调“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9月1日央行宣布自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2个百分点,达到2015年“汇改”之后的最低水平。从外资表现来看,进入8月最后一周,陆股通成交金额有所放大的同时,净卖出的规模相较此前的两周减少,市场此前所担心的海外投资者回流趋势有所放缓。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PMI连续第三个月回升至49.7%,接近了荣枯线;另一方面,即使是被认为“羸弱”的库存周期,剔除价格因素后,也已经连续三个月处于“被动去库”的状态之中,即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企稳回升的同时,工业企业存货同比增速及产成品存货增速仍在快速地下行。诚然,库存周期见底或许来自于库存回落至合意水平,而开启“主动补库”则依赖于需求的拉动,而我们也发现包括上游采矿、中上游原材料和公用事业在内的大多数行业,7月份也进入了营收回升的阶段。
此外,帮助经济改善的努力仍然在层层递进,当下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回到了政策能够多大程度上帮助经济改善这一问题之上,对这一问题,我们的思路仍然是“重视边际”而非“预测终局”,针对增量部分的房地产政策出台的节奏类似于将2014年9月-2015年3月的政策缩短到一个周内推出,这或许也将缩短政策出台到经济数据改善之间的时滞。
本轮更积极因素在于:(1)此轮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时间更甚于当时,压抑的力量更大;(2)在本轮房地产调整的过程中,确实存在部分人群因“不卖房”而积累的“超额储蓄”;(3)进入2023年之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在逐季改善,有助于购房信心、加杠杆意愿的恢复。在房地产政策之外的是,针对居民个体的“减税降费”也在快速出台,也有利于修复此前受损的消费信心。
国内经济进一步向上的动能正在孕育,与中国经济基本面相关的资产正在逐步企稳,海外的压制因素正在放缓,A股的反弹时刻或已来临,或许到年底时投资者会发现今年的上半年行情并不关键。在结构转型、全球竞争下,具备供给约束且在需求的最基石层的大宗商品无疑是最佳配置品种:油、铜、铝、煤炭、油运、钢铁、贵金属是首要推荐,其年度时刻正在来临。第二,金融板块在基本面见底时期有明显超额收益,值得关注(银行、保险、券商)。房地产、建筑同样值得关注。中国优势产业无疑也是做多中国的品种:专业机械、工程机械、机械零部件;以及高端制造领域:新能源车(整车、锂电)、光伏。
3、华西策略:珍惜A股“政策组合拳”窗口期
珍惜A股“政策组合拳”窗口期。近期资本市场和房地产领域政策密集落地:一是资本市场四大利好政策明显提振市场信心,并有望改善中长期股票市场微观流动性;二是地产需求端政策加码宽松,存量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调、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政策落地等,将进一步释放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有助楼市企稳修复。
9月A股将处于政策密集落地的窗口期,投资者对国内政策和经济增长的信心将迎来改善,当前A股风险溢价仍处于近三年高位,市场在持续缩量背景下有望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中期来看,减持新规下的股市资金需求端放缓和中长期资金的缓慢入市,有望使A股逐渐打破存量博弈的格局。
4、海通策略:历史复盘:政策底、市场底、业绩底
①回顾历史,时间维度上政策底、市场底、业绩底依次出现,政策力度大于基本面回落压力,则市场底高于政策底,如08、16、19年;反之则市场底更低,如12年。
②22/04至今是政策底区域,22年4月底和10月底、今年724政策三次发力,基本面逐渐修复,市场望逐渐抬高。
③中短期与稳增长和活跃资本市场相关的地产券商、消费医药较优,中长期转型看数字经济。
未来市场底的高低需关注基本面修复的进展,目前来看或不会更低。正如724政治局会议指出的“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随着稳增长政策的逐渐出台落地及经济周期见底回升,国内经济基本面或将逐渐修复。
其实近期部分经济数据已有企稳迹象,例如制造业PMI自5月开始已经连续3个月回升,从5月的48.8%上升至8月的49.7%;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降幅从2月的-22.9%收窄至7月的-15.5%,PPI当月同比已在6月见底-5.4%。从股市企业盈利来看,23Q2全A归母净利增速继续探底,从23Q1的1.3%下降至-4.5%,全A非金融也从-5.9%降至-9.8%。
但我们认为,随着我国政策落地见效及经济周期见底回升,投资者对经济和盈利的预期有望回暖。同时,我们认为下半年库存周期的见底回升是驱动我国经济修复的重要动力,根据历史我们推断本轮库存周期或将于23Q2-Q3见底,详见《库存周期的位置及行业差异-20230722》。随着库存周期见底回升,我们预计经济增长有望提速,全年GDP同比增速有望达5.3%。
在经济回暖的背景下,我们预计Q2-Q4 A股盈利将稳步复苏,23年全A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回升至5%左右。结合政策底和市场底的规律,随着政策推动经济和股市基本面回升,A股市场底可能很难低于政策底期间的指数低点。
短期看,围绕稳增长和活跃资本市场脉络布局券商、地产、消费。724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近期相关政策频频出台,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见效,地产和券商也有望明显受益。
活跃资本市场方面,8月27日证监会推出优化IPO、再融资监管,规范股份减持行为等多条政策,提振市场信心;同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2023年8月28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这些一揽子政策的出台对提振投资者信心、活跃资本市场起到了明显作用,本周A股日均成交额上升至0.95万亿元,较上周放量25.8%。
稳地产方面,8月25日央行、住建部等多部门印发通知,要求推动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8月31日央行等部门发布通知,下调首套和二套房首付比例,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伴随房地产稳经济作用将重新纳入政策视野,地产行业有望明显收益。
中期维度,调结构背景下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如数字经济。
5、申万宏源策略:走出困局 步步为营
最悲观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了。市场摆脱困局,需要逐层修复悲观预期,步步为营:
第一层问题已经基本解决。827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市场期待的政策几乎全部被满足,市场预期不高的发展机构投资者、提升A股投资功能、发展衍生品等方向的政策力度较大。政治局会议后,政策持续催化的信心恢复,政策力度的预期增强。
第二层问题正处于验证期。短期房地产刺激政策加码,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政策落地,居民集中卖房获得首套身份的情况已经出现,后续改善性住宅阶段性量价齐升可期。短期政策效果显现不难,也符合市场预期,但效果的持续性仍存在分歧。我们认为,交易政策效果,不如后续交易政策再加码。
第三层问题是新经济产业趋势&传统经济的向上弹性。这是当前市场向上面对的终极问题。在市场普遍认为房地产长期向上弹性不足的情况下,未来经济向上弹性将更多依赖于消费和服务。但要确认新的经济驱动力,一定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验证的。所以,这一次一定会出现,市场有效上涨滞后于经济底的情况。传统经济有弹性的来源不清晰,市场会更加关注新经济产业趋势的机会。所以,国内新经济重大产业趋势(AI和数据要素)确认,同样可能成为市场打破震荡市,有效向上突破的催化剂。解决这个层面的问题不能急于求成,耐心等待进一步的验证。
6、上游周期有望迎来重要买点 | 信达策略
从短周期(1-2年)的角度,商品价格和全球GDP大多是同向波动的,因为短周期的角度,库存周期影响比产能格局、各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动力的影响都更大,1-2年的时间通常也是库存周期下行期的时间。2021年Q4以来商品价格先后见顶回落,但回落的速度很温和,这与2004-2005、1970-1971、1974-1976年的波动比较类似。
我们认为,这可能意味着始于2020年的商品价格超级周期可能还没有结束,一旦新一轮库存周期上行期启动,商品价格可能会出现再次中枢抬升,与之对应的上游周期股或将再次迎来戴维斯双击,Q3可能是上游周期股比较重要的买点,而且对应的投资机会大概率是1-2年的,建议重点关注。
大势研判方面,8月市场的调整,只是延长了政策底的时间,9月开始,随着中报落地、房地产政策明朗、库存周期接近底部,我们认为股市大概率会开始上涨,上涨的时间可能是季度级别以上的。
7、中银策略:“金九银十”行情可期
国内经济趋稳,海外紧缩收敛,资金生态改善,备战A股“金九银十”行情。
(1) 聚焦第二库存周期上行受益行业。从历史规律看,主导产业在第二库存周期上行阶段优势明显。比如2001-2004年的能源周期行业;2012-2016年的信息技术行业。相对于中周期第一库存周期,行业多点开花,“价平量升”由新兴需求带动的主导产业在第二库存周期相对收益放大。当前正处于被动去库向主动补库的过渡阶段,新一轮盈利短周期开启,传统行业建筑建材,家居用品,酒店餐饮,一般零售等“金九银十”下有估值修复的基础,而高端制造和信息技术行业盈利增长和估值扩张或更强。
(2) 兼顾盈利增长与质量,关注受益产业周期上行的方向。结合中报和一致预期看,景气度较高的细分领域主要集中在光学光电子、半导体(减亏)、航空装备、军工电子、通用设备等。TMT大类,受益低基数计算机设备、软件、游戏、产业互联网等中报同比读数较高。AI相关方向龙头公司,中报业绩较一季报有所改善,但AI相关业绩兑现仍需观察。
8、西部证券:方向比斜率更重要
8月以来外资流出创历史新高,市场情绪再次接近底部。随着近期外汇存款准备金调降,人民币汇率预期趋稳,国内地产政策推进,经济预期逐步改善,外资流出趋势有望逐步扭转。此外,随着市场情绪充分释放,总量政策有序推进,中报业绩风险出清,市场中期底部正在逐步夯实。
短期来看,虽然从政策落地到基本面验证仍然有一定时滞,但其确定性在不断上升,而在当前混沌的市场中,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远比盲目追求过高的预期收益更重要。
行业配置上:与经济修复相关度较高,且估值合理,业绩预期趋于改善的顺周期行业(家电,建材,轻工,工程机械,地产,食品饮料,汽车,交运等)配置价值再次凸显。
另外一方面,随着工业企业库存低位回补,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回升,煤炭、化工、钢铁、有色等周期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机会。成长板块中,短期事件催化与中期周期拐点共振的电子行业更值得关注。
9、国君策略|周论:机会在制造
▶震荡底部区域,机会大于风险。尽管本周市场波动较大,但总体悲观情绪缓和、市场反弹。继“活跃资本市场”后,与地产相关的经济政策加快落地,进一步打消了投资者的疑虑。
对后市我们的看法是:1)前期市场调整已计入了对经济和政策下修的预期,股价处在底部区域、经济企稳叠加政策呵护,“边际更为重要”,机会要大于风险。
2)从海外看,美国劳动力市场松动,全球流动性紧缩预期缓和;中美频繁互动与中澳高级别对话重启,有助于外部不确定性的降低与灵活性外资的回补。
3)但是,由于缺乏弹性的总量预期,以及风险偏好结构两极分化,预计后市上证指数大势上以区间震荡为主,震荡底部积极一些。
▶底部反弹,微观结构好的股票有表现机会。由于利好利空大多被预期到,因此从预期角度很难找到投资机会。“市场底部+经济企稳+政策呵护”,即有边际但预期不高的条件下,投资机会要从交易角度找。
我们认为:第一,投资机会主要在微观结构好的股票。调整时间很长、股票充分换手,预期低悲观者出清、具备边际催化(可以来源于政策、技术进步,也可以来源于库存和竞争结构改善等)的股票在交易上有投资机会。第二,中报季结束短期无业绩下修风险,加上减持新规与高风险偏好投资者活跃的特点,中小市值与题材依然会好于大市值。
▶行业比较:下一阶段科技成长股的行情在高端装备和制造,中期继续看好高股息。投资机会不在已经被充分预期、拥挤度高的环节,投资机会主要在调整充分、预期偏低、后续有边际催化的方向:1)下一阶段科技成长股的行情在高端装备和制造,推荐电子/机械/军工。股价充分长时间调整,周期性因素预计在Q4见底,板块受益于国产替代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政策。
2)对于稳健投资者而言,中期增长换挡+利率水平趋势降低,具有央国企背景、特许经营优势或垄断地位、资本开支较少分红较多的红利资产依然是为数不多的选择,看好运营商/石油石化/公共事业等。
3)股价低位的消费品有望出现交易性反弹,经济环比企稳,税收与地产政策积极,消费股有望出现底部反弹。
▶投资主题和个股推荐:高端装备/华为产业链/数据要素/国企改革。1)高端装备:提升基础性战略性装备国产化水平,推荐半导体(精测电子)/机器人(鸣志电器)/工业母机(纽威数控)/能源(迪威尔);2)华为产业链:自主化进度加速的硬件(神州数码/沪电股份,卓胜微受益)和卫星互联网(华力创通/海格通信受益);3)数据要素:数据资源入表落地,数据确权与流通交易相关顶层设计有望加速推进,推荐运营商(中国移动)/数据服务(数字政通/中孚信息);4)国企改革:具备特许经营属性,现金流稳定的电力运营(川投能源)/ 油运(招商南油)。
10、中金 | A股: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助力预期回稳
近期与经济增长、房地产、资本市场改革相关的一揽子稳增长、稳预期政策密集出台,直面市场关切,在积极信号催化下,A股市场初显企稳迹象。
从近期出台的政策来看,1)备受市场关注的稳地产需求政策推出,“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房贷利率三个方向均有积极进展,一线城市快速推进落实政策,力度和节奏均超市场预期。2)提高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等措施兼顾改善居民收入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后续继续关注财政政策发力。3)资本市场改革建设进展积极。
从资本市场维度,在经历前期调整后,市场成交、估值、各类主体行为表现等均显示当前市场已处于历史偏底部区间,随着稳增长政策陆续实施、上市企业盈利底部逐渐显现,对后市资本市场演绎不必过于悲观,中期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配置方面,7月政治局会议后,A股市场风格阶段性转向大胜小、价值优于成长。考虑到当前政策环境较为积极且仍在发力过程中,我们认为地产产业链等政策重点支持领域仍有望有相对表现,受益于产业催化的部分科技成长细分领域建议结合景气度预期做自下而上布局。
行业配置:以政策引领为主线,兼顾科技成长细分领域。建议关注三条配置思路:1)受益于地产政策边际变化、基本面修复空间和弹性比较大的地产链相关行业,例如家电、家居等地产后周期相关行业;部分需求好转、库存和产能等供给格局改善,具备较强业绩弹性的领域也值得关注,例如白酒、白色家电、航海装备等。
2)与国内宏观关联度不高、股息率高且具备优质现金流的领域,如公路铁路等,尤其是受益“一带一路”和“国企估值重塑”等的建筑、油气和电信央企。
3)顺应新技术、新趋势且存在产业催化的科技成长细分领域,四季度半导体产业链有望迎来周期反转和技术共振,消费电子在部分龙头公司新品推出的消息提振下关注度也有所提升。除此之外,上半年电子、计算机等TMT相关行业减持规模较大,减持新规出台对TMT领域资金供需层面带来影响。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4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5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6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9党中央:各级党委和政府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统筹安排好婚嫁、生育、养育、教育等一体化系统
- 10作家陈炜写给父亲催人泪下的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