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为何成为“音乐劫”?

来源:搜狐旅游 发布:2023年10月11日 作者: 人气:92533

国庆黄金周期间,河南南阳“中原迷笛音乐节”多次登上热搜话题。起初是“泥巴大战”和被乐迷托举致敬的轮椅少年,被谈起的全是趣味和温情。但在10月3日,众多乐迷反映迷笛露营区发生大规模财物被盗事件,营地中许多电脑、手机和乐器等贵重物品均丢失。

10月5日,迷笛音乐节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当地警方共接到报案73起,落实被盗案件65起。当天,微信公众号“南阳广播电视台”发布通报称,根据目前乐迷登记情况,已归还身份证79张、电脑3台、手机17部,其余物品正在核实联系。一场音乐节,从温情到失望,只隔了短短几天。

其实,近两年,音乐节正在快速走向火热,“音乐+旅游”更是许多城市促进旅游、拉动消费的发力举措,但在风光背后,潜藏着音乐节的不少问题,举办音乐节更考验着城市的综合承载力与接待力。欢迎来到本期搜狐旅游「行业观察」

# 2023年,音乐节加速走向火热

2023年,是音乐节大爆发的一年。

音乐节依据属性,一般多在夏季举办,每年五一是第一个高峰,热度将会持续到十一期间,国庆黄金周可以算是最后一个爆发期。据小鹿角智库统计,2023年五一期间,国内共有42场音乐节,包括烟台黄渤海迷笛音乐节、上海草莓音乐节等,数量超出疫情前的暑期水平

今年暑假,数量再次追击。据大麦网数据,暑假期间演唱会数量与2019年同期相当,但音乐节增长了近2倍

等到国庆黄金周,音乐节数量再次爆发。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十一,至少有60多场音乐节在全国各地上演,但业内人士透露,以往的国庆,“只差不多有十几场。”成倍的数量增长背后,是音乐节的火爆热度。

同时,不仅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举办音乐节,许多二三线城市也在加入其中,甚至许多县城和乡村,一样在依托当地资源,开展各具特色的音乐节,比如浙江省杭州紫荆村借助当地“竹笛产业”举办特色水上竹笛音乐会,四川德阳开发菜花帐篷音乐节。

# 音乐节,旅游产业“新招牌”

看场音乐节,顺便吃喝、游玩,再做返程安排,是许多乐迷的选择。因此,很多举办地将音乐节作为“音乐+旅游”新模式,以此来拉动当地旅游产业,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同时,参加音乐节的乐迷们普遍年轻,正是旅游市场中重要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能力同样不容小觑。

将音乐节作为旅游“新招牌”,在很多城市正在生效。峨眉山景区常驻“佛光花海音乐节”,以音乐节观演为核心,联动露营、酒吧、餐饮等生活配套,以及景区、酒店、交通和购物等旅游资源,在今年五一期间,吸引了近5万人。

同一时间,第六届太湖湾音乐节江苏省常州市举办,吸引近10万人涌入位于太湖湾的嬉戏谷。环球动漫嬉戏谷迎来高光时刻,假期共接待游客11.52万人次,实现营收7802万元,全市交通、餐饮、住宿整体上升。

太湖音乐节

除此之外,广州长隆草莓音乐节帮助长隆形成产品迭代,“2023青岛纯生·齐鲁天空·麦田音乐节”建立了山东音乐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为了争取到音乐节,许多城市将其作为旅游产业发力的新重点。《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中提到,要将音乐节作为繁荣发展夜间旅游的主打文化产品。迷笛音乐节作为国内历史悠久的音乐节IP,此次进驻南阳市,同样是南阳地方政府主动招商引流。

据当地媒体报道,2023年5月,南阳市卧龙区委领导带队到迷笛音乐节创办地北京迷笛音乐学校洽谈合作。卧龙区委领导表示,卧龙区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活动场景,希望点燃城市活力,释放产业潜力,彰显文化魅力,为卧龙区的“城市生长力”注入更多年轻力量。办一场音乐节,是许多城市寄予厚望的旅游产业新招牌。

贵州借音乐节打造贵州旅游新名片

# 音乐节的另一面,票价高、体验差

快速火热的音乐节,不少问题也随之出现。

最先遇到的问题是票价升高,还难抢。有媒体估算过,从2021年开始音乐节票价就明显出现了上涨。今年五一期间,音乐节因票价贵登上热搜,音乐节五月的平均单日票价最高达到了550元,两天票价最高达到了1480元

即便如此,有些热门的音乐节依旧“一票难抢”,每次音乐节抢票后,社交平台都会出现许多乐迷的抱怨——有些人,网卡了一下,就扑了空;还有些人掐着秒表才抢到了两张票。后来,音乐节竟然与演唱会相似,要靠高价买黄牛票才能买到一张。

网络总结的部分音乐节票价

好不容易进了会场,许多乐迷发现音乐节体验越来越差。一方面是硬件音响质量一般,太过嘈杂,难以进入状态;乐队配置不专业,频频出错;现场如果是泥巴地、总会卫生条件太差。

另一方面就是服务体验上,接驳车、停车场数量不够,打不到车,几千人排几小时队当地餐饮、酒店接连涨价。更有甚者,是现场的秩序混乱,有些音乐节,混入了不少代排,提前一天就拿凳子占位置,场地的保安数量不够,无法维持秩序,现场一片混乱;还有些音乐节,设置VIP区和不同票价区,出现挡位置、视野差等问题,破坏了“全体狂欢”的沉浸氛围。

诸如此类的问题,也在劝退许多想要体验音乐节旅游模式的游客们。

# “音乐+文旅”,绝不只是圈场地、请歌手

事实上,音乐节绝不只是圈场地、请歌手,办一场音乐演出这么简单,它涉及创意文化、餐饮、艺术、交通、住宿等多个领域,已经成为了休闲旅游领域的一大组成部分,与景区、景点的作用已经十分相似。

想要举办一场成功的、有口碑和品牌价值的音乐节,并将其打造为音乐旅游文化新名片,考验的不仅是城市的硬件设置,还有城市的综合服务与接待能力。

这其中不乏一些值得学习的例子。日本富士摇滚音乐节,是日本最早,最大的音乐节之一。它不仅提供声乐表演,还有精心设计的游乐场、日本各地特色美食、独立设计师的精致商店以及瑜伽、马戏、保龄球等休闲娱乐活动。如今,富士摇滚音乐节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旅游名片。

国内同样也有好的例子。比如,云南丽江雪山音乐节。在束河古镇,与音乐节同期举办的还有多种观众参与互动的艺术演出、展览、创意集市,不仅传承了丽江的民族文化,还打造了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品牌。每年音乐节举办期间,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甚至的国外游客慕名前往。

云南丽江雪山音乐节

在盗窃事件出现前,谜底音乐节也曾发生过暖心时刻。由于连续下雨,露营计划搁浅,主办方为临时找不到酒店的乐迷提供了免费住宿,现场还有免费领取的红糖姜茶。在乐迷们游玩出现打车难的情况时,不少市民还自发地免费载客。这些都体现了当地的软服务和市民好客、热情的态度。但后续的事件,让原本积累的好感度失效了。

如何搞好“音乐+旅游”新模式?主办城市应该夯实“硬件”,优化“软件”,让更多游客走进来、留下来,提升城市承载力、接待力,才能真正实现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