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声再起,专家建议大型央企可以救楼市,国家最新表态了
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不用再去强调什么影响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行业,关乎众多人的就业问题。但我更想说,之所以房地产很重要,才更应该确保其不走过去的老路,否则还有什么意义。
曾几何时,有专家表示只有房地产才能救中国经济,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可是我想问,谁来救房地产呢?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晶接受财经杂志专访时表示,如果房价大幅下跌,最吃亏的是普通老百姓。可以说引发热议。
同时他还提到,民营房企现在面临很大的困难,建议国家要想办法稳住市场,比如建立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收储一些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等。一些大型央企,也可以挺身而出开展类似工作。如果不救,让他们一个个倒下去,是非常危险的。
张晓晶的理由很简单,他认为,房地产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对房地产应该更加高度重视。除了已经在做的,还应该加大力支持力度,甚至是救市的力度。
对于张晓晶提到的房地产的重要性,一开头我就说了,我之所以先说,就知道专家们要这样说。稳定房地产大家都理解,也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谁来救,他把对象瞄准了大型央企。
可是谁来救央企呢?央企的钱是随便来的?让老百姓的钱给央企救房企?让老百姓的钱买房救楼市?可是谁来救老百姓呢?此时的老百姓不应该是最该救的吗?
房地产该不该救,今年上半年已经讨论过很多,很多专家都站出来表示,比如任泽平、马光远等都说过,退一步讲,也可以不用救,只要放开一些限制性政策就行了。实际上,今年下半年全国各地都已经纷纷放开限购限售等政策,如今限价也在突破中,而且一线城市也已经有部分放开限购的先例。
此前,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教授曾表示,处理现在的问题,要分清“急症”和“缓症”。所谓“急症”,就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因为房价飙升导致老百姓买不起房,房子销量急剧下降,而造成了行业的资金短缺,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效应。
这个时候,一些地方和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纷纷收紧了开发商的资金,造成开发商更加的困难,此时不应该落井下石,而应该雪中送炭。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已经明确要求已经预售的房子必须要盖完,也就是我们说的保交楼政策。但不“还债”也导致开发商债务问题传递到了整个金融领域。
所以,要通过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妥善解决。建议重点开发商和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总部合作,银行必须优先满足事先承诺的信用贷款,而不应该在此时釜底抽薪。这样只会恶性循环。
实话实说,站在银行的角度,他们的风险意识作用下,一定会更注重自身利益。但是要给外界传递市场信心,银行必须挺身而出。就像专家张晓晶建议大型央企挺身而出一样。
无论如何,稳定依然是第一大主题。确保房地产行业平稳着陆,这也是当务之急。实际上救与不救没个人理解也不一样。我认为今年已经救过太多次,你不能说之前的努力都不算救吧。虽然没有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但你不能就此否认了吧。当然也有人认为,只有给出问题的大房企兜底那才叫救。
这个你问老百姓们能答应吗?我忘了,可能也说不上话。
但是10月31日,国家的金融会议给房地产做出了重要指示,算不算救以观后效吧。
11月2日,央行再次对该精神进行了强调。大致内容是什么呢?总结起来,主要是三部分。
第一部分,关于房地产开发商融资的,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第二部分,是关于购房者贷款的,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第三部分,就是关于加快保障性住房等建设的,支持“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三大工程”,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这一次等于把金融与房地产的关系明确了,既要防风险,又要促支持,把原有的一些金融政策落实到位,要一视同仁,不搞歧视。在这样的前提下救房地产,但绝不能释放为房地产兜底的信号。否则,房地产还会是原来的房地产,永远改不了。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4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5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6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7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8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9党中央:各级党委和政府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统筹安排好婚嫁、生育、养育、教育等一体化系统
- 10作家陈炜写给父亲催人泪下的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