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没有任何宝物能与书相提并论 阅读让人生境界得到提升
看点:由搜狐网、搜狐教育主办的“2023搜狐教育年度盛典”于12月12日在北京举办,本次盛典以“看见更大的世界”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院士、权威专家、著名作家、知名学校校长、跨界名人等,共同聚焦教育政策、学校教育、体教融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师成长等话题并展开分享,为打造更健康高效的教育模式,重塑良好的教育生态贡献智慧。
盛典期间,安徒生奖获奖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先生发表了《阅读与人类文明》的主题演讲。
曹文轩表示,“境界”这个词是一个非常令人神往的词。我们作为人,无人不想成为一个有境界的人。可是,不是你想成为一个有境界的人就能够成为的。你必须通过修炼。而修炼的重要途径——甚至说是唯一的途径,就是阅读。
以下为曹文轩先生演讲全文: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讲的题目叫《阅读与人类文明》。在说阅读的意义之前,我先说三个有关书的历史情景。这三个历史情景都是指向一点——书的威力。一是猎书,二是窃书,三是焚书。
【猎书】
很久很久之前,一支马队奔驰在古希腊的荒原上,在地里干活的和在家门口忙活家务的古希腊人,看着这支绝尘而去的马队,搞不清楚他们究竟是往何处去、又是干什么的。他们只能加以猜测,但所有的猜测都是错的。他们既非强盗,也非远征军,他们只是一支担负着特殊使命的马队:他们是奉埃及皇室之命,去世界各地搜罗图书的。他们很像一只狩猎的队伍,但他们捕猎的不是豺狼虎豹,而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珍贵的物品:图书。是黄金白银无法买到的宝物。这种宝物,对于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言,其价值不是他们能够估价出来的,而那些智者,那些才俊,那些学人,那些思想家、哲学家却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宝物能与书相提并论、同日而语,它们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性,它们的力量足以动摇天地。它们就是生命,就是江山,就是永恒。所以埃及皇室才不惜花费重金,让这样一支马队去世界各地进行这样的文化捕猎。他们是精选出的人,一个个身体壮实、目光炯炯、意志坚强、智慧而执着。他们翻山越岭、涉渡河流,走过一片又一片令人恐怖的无人荒野,去过一座又一座危机四伏的岛屿。疾病、饥饿、忽地而来的山洪、铺天盖地的雪崩、还有林莽中的强盗,死亡几乎每一天都会威胁他们。但他们内心扎根的意念使他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这些四处狩猎而来的图书,都将运往亚历山大图书馆。这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图书馆,它已是一座经得起现代关于“图书馆”定义的图书馆,它是知识海洋上的巨大灯塔。我们今天对图书意义的若干诠释,其实未必超越当年,甚至不如,比如他们看到的图书的神性。
【窃书】
早在中世纪,图书是稀缺之物品。那时候的图书馆对书的管理严格到严酷。书实在太少了,极其金贵。正是因为稀缺和有钱难买,盗窃图书的事情自然就会经常发生。当时的许多图书馆,为了防止有人借看书的名义将书“顺”走,一本本书都用绳子拴着。不仅如此,这些图书馆还会发出各种很奇葩的警告,以威慑那些窃书者,直至让那些窃书者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据说,有些图书馆的墙上写着:如果盗书或借书不还,会掉进悬崖,会落水而亡,会身处火海而烧成灰烬。巴塞罗那的一个修道院的图书馆,居然这样告知进入图书馆的人: “凡是偷窃书籍,或是有借无还者,他所偷的书将变成毒蛇,将他撕成碎片。让他中风麻痹,四肢坏死。让他痛不欲生,呼天抢地。让他的痛苦永无止境,直到崩溃。让永远不死的蠹虫啃啮他的五脏六腑。直到他接受最后的惩罚,让烈焰赤火煎熬他,永恒不停。”
图书既不能充饥,又不能御寒遮挡风雨,可是为什么总有人要窃书呢?原因其实很简单,这就是:图书是人们的精神和灵魂的栖息之地,是引导人们走向天堂的神路天阶。
【焚书】
中国著名的坑儒焚书,算是一个典型。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其实很简单,他看到了一个事实:如果不将那些书焚烧为灰烬,他就不能获得他的天下,即便是获得了,也不会长治久安。因为这些书,总会像野火一样点燃人们的反抗欲望,并形成排山倒海一般的力量,最终葬送秦家王朝。
再有就是希特勒焚书。本来只是焚烧用希伯来文写的书,但他们很快发现,这显然是不够的,于是范围一再扩大,直至包括几乎所有语种在内的大量的在他们看来与他们的理念相冲突的书,甚至是雨果、布莱希特的书。德国曾经在一度,经常会有从四处搜集而来的图书堆成书山,然后将其点燃,焚烧时犹如火山的岩浆迸发,照亮了柏林等地的天空。
所有这些历史情景,都在告诉我们:书是一种具有魔力的物质,它既具有创造力,又具有摧毁力。它的能量也许超过核能,甚至远超核能。一个人读书,十个人读书,成千上万的人读书,这些能量汇集在一起所产生的是一股很难预估的巨大能量。它也许能颠覆世界或创造新世纪。正因为它具有魔力,所以才有秦始皇和希特勒焚书的历史事件的发生。有些书,只一本就能改变天下。一本《论语》铸就了儒家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塑造了中华民族;一本《塔木德》,成就了一个犹太民族;一本《奥义书》影响了整个印度文化;一本《共产党宣言》,给世界带来的是什么?是天翻地覆。本人曾写过一部名为《大王书》的长篇,那里面有一本书———大王书,就是这样一本具有魔力的书。那个放羊的孩子,正是凭借这本王书的启示,而夺得了天下。最后,这本书化为漫天大雪,覆盖了因多年战争而满目疮痍的大地。书在这部长篇中被神圣化了。这些书是书中之书,是王书,是改朝换代的大王书。
如果说具有如此巨大力量的书并不多,但由书而形成的山,形成的海,其能量一定是更大的。人类今天拥有的文明,离开这书山书海,是不可能想象的。我们既可以将博尔赫斯的沙之书看成是一部具有魔力魔性的书,也可以将它看成是书的隐喻,它实际上不是一本书,而是书山书海汇集而成的一本其页数多如恒河之沙的书,一本让我们无法穷尽的书。我们在书山书海攀登与徜徉,同样能感受到这种无奈,这种惊慌,因为我们实在无法读尽这些书,我们越是阅读就越感到自己的阅读所得,则是沧海一粟。但我们不必为此而忧心忡忡,因为不只是你一个人在读书,而是无数人在读书,正是合力阅读,才使我们最终成为的书山书海的主人,使知识产生了无可估量的能量。在这个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最终都一定要回到同一个点上:阅读。天苍苍,地茫茫,风来雨去,万物生长,大概没有一个问题是与阅读无关的。关于阅读的意义,我们之所以无法说尽,就是因为这天下几乎所有问题都是通向阅读的——阅读应当是我们的基本功课。
关于读书的意义我想至少有这么几点:
一、阅读与人生境界的获得、提升
“境界”这个词是一个非常令人神往的词。我们作为人,无人不想成为一个有境界的人。可是,不是你想成为一个有境界的人就能够成为的。你必须通过修炼。而修炼的重要途径——甚至说是唯一的途径,就是阅读。北京市作家协会有这么一个例子,他们组织作家到郊区钓鱼,给我们安排了一个队长,他也是一个作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中国钓鱼协会的常务理事。那天早晨我们乘坐一辆大巴来到北京郊区,一个特别大的鱼塘钓鱼,从早晨钓到中午,没有一个人钓到一条鱼,一条小鱼都没钓到,我们的队长中国钓鱼协会的常务理事他钓到了吗,也没有钓到。这时候我们就纷纷放下了他给我们准备的钓鱼竿,做了一件事,什么事,讽刺挖苦他。我们钓不到也就罢了,可是你是中国钓鱼协会的常务理事,你怎么连一条鱼也没钓到呢,可是他让我们感到很生气的是居然根本不理睬我们,依然淡定的坐在小凳子上望着平静的池水在钓鱼,于是我们发动更强大的攻势,作家的嘴像刀子一样,他终于放下手中的钓鱼竿,转过头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不屑一顾的看了一眼,说了一句话。他说跟你们这帮家伙出来钓鱼,太无趣了,你们知道什么叫钓鱼吗,钓鱼钓鱼,在钓而不在鱼。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境界,这个境界哪里来的,书本给他的,他是一个读书人,我们也有这个境界,我们只是跟他开玩笑而已。
我也给孩子们举另外一个例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非常文明的作家,这个作家写的书不是给一般读者看的,是给作家看的,他叫冯文炳,湖北人,笔名叫费名,小说叫《桥》书里有一个细节,奶奶老了,白发苍苍,小孙女很小,一头的黑发,乌黑乌黑的黑发,有一天,奶奶看到小孙女欢快的蹦跳,再想到自己岁数大了,生命在一点一点的衰老,就有了一种苍凉的心态,长长地叹了一声说“奶奶老了,头发都白了”奶奶是这么感叹的。小孙女是怎么安慰奶奶的呢?她对奶奶说:“奶奶,白头发黑头发到了夜系都是黑头发。”这是什么,这就是境界。这个情节其实不是那个小女孩的,是写这个小女孩的冯文炳先生的,冯文炳先生是个读书人。冯文炳后来对中国的禅宗非常的迷恋,我刚才给大家讲的这个细节它背后其实是有禅宗的理念在里头,白头发黑头发到了夜里都是黑头发,这就是境界。
书本中依然还活着的哲人,会给我们若干关于人生的新解。那些新解,告诉了我们另一番道理,而当你对这些道理心领神会之后,你对一切的感觉都变了,你有了新的理解,新的判断,还是那样的事情,但你的感受和解读却发生了具有天壤之别的变化。你发现了生命的价值,生活的价值,生存的价值。你在这个世界上活过了,死而无憾,因为你一生活得很有境界。
二、高贵是通过阅读修来的
追求高贵,乃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当有成为一个高贵之国家、高贵之民族的执着念头。这个念头应当是冥顽不化的。而一个人呢?当然是一样的,他应当一生追求高贵——苦苦追求。可是,因我们曾经生活于一个不可理喻的、极其特殊的政治语境,我们竟然在一段并不短暂的岁月中,竭力回避这一话题——我们羞于提及它,甚至将其看成是一腐朽的、应被唾弃的品质。我们不无荒诞地将高贵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划为等号。后来,我们将这一时期称之为一场浩劫。
我们本应当处处追求高贵才是。因为只有如此追求,我们才可能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这种品质,不仅是在他的内心,甚至是在他的外表。我去学校跟孩子们讲关于读书的意义,你们的校长和老师已经讲了很多很多了,我说有一点他们可能没有讲到,就是读书的神奇的力量。读书的力量能大到不仅仅能改变你的内心世界,它甚至还能改变你的外貌。我去鲁迅的老家绍兴,来到一所小小学,我说你们这个地方曾经诞生过一个伟大的文学家,那里的孩子都非常骄傲的,大声的喊:“鲁迅!”我说对,我对他们讲,鲁迅这个小老头,如果不是一个读书人,走在你们绍兴的大街上你也许都不会拿眼睛看他一眼,为什么,因为这个小老头长得太一般了。我指着坐在我正前方的一个小男孩,我说:“孩子我肯定的告诉你,你长得比鲁迅好看。”然后分析他的面孔,后来我告诉他,我说今天在当我们面对鲁迅先生留下的一些黑白照片的时候,我们又是一番什么感觉,我们有如来到了大山之下,我们有高山仰止之高。这个小老头他身上有一个力量,有一个气势,这个力量和气势让你感到震撼,甚至让你感到有一点点压抑,那么这个力量这个气势是哪里来的?是书本给到的!鲁迅先生是个读书人,书本让他有了一种超越肉体的叫做气质的东西。一群人坐在那个地方及谁是读书人,谁不是读书人,从他的面容、着装、谈吐举止大致就能判断。书的魅力就是如此的奇怪。我对那些同学们讲,我说书可以让一个漂亮的女孩变得更加的漂亮,书可以让一个英俊的男孩变得更加的英俊,书还可以让一个不怎么漂亮的女孩变得漂亮,书可以让一个不怎么英俊的男孩变得英俊,读书的力量,就是如此的神奇。
一群人坐在那里,谁是读书人,谁不是读书人,其实不用介绍,你从他的着装、面容、眼神、谈吐举止,就能判断出谁是读书人,谁不是读书人。而这一切与贫富无关,与阶层无关,与天生长相无关,只与读书有关。读书人的气质是读书人的气质,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很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不忘,永存心中。有时我会这样想:“如果这些先生不是读书人又将如何?”我且不说他们的内心因精神缺失会陷平庸与俗气,就说其表,大概也是很难让人恭维的。此时,我就会惊叹读书的后天大力,它居然能将一个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变得如此富有魅力,使你觉得他们的奕奕风范,好不让人仰慕。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高贵,是通过读书修来的。
三、只有通过阅读,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眼力的人
如果我将来写一本叫《阅读史》的书,其中必定有一章,名为“阅读与目光”。
我给孩子们讲写作,往往总要送给他们一句写作的经验之谈:财富不在远方,财富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我会告诉他们一个最基本的写作道理:你写作的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是你自己。与此同时,我一定还会告诉他们另一个经验之谈:财富固然在你的脚下,但你若无发现财富的眼力,这财富就等于不存在,你永远就是一个端着金饭碗到处要饭吃的可怜之人。
一句话,你得有发现财富的眼力。
我经常在想一件事,我写了那么多的书,这些书里头的许多故事不只是我一人知道,与我一起长大的那么多女孩和男孩都知道,可是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写出一部《草房子》,《草房子》已经500次印刷。写完《草房子》8年我又写了一本书,叫做《青铜葵花》《青铜葵花》的电影上个月15号刚刚杀青,拍这个电影的导演是一个特别著名的导演,我先不说他的名字。我经常在想这个事,《草房子》也好,《青铜葵花》也好,那里面的事不只我一个人知道,和我一起长大的那么多男孩女孩都知道,可是为什么他们不能写出一部《草房子》,为什么不能写出《青铜葵花》,为什么不能写出《细米》。每年与他们一起吃饭、喝茶、聊天,我都会发现,许多往事在我这里记忆犹新,而在他们那里印象已经很不深刻了;难道这是因为我的记忆力比他们好吗,不是,是因为我觉得那些事情非常重要,因此那些事情都复活了,我回头看我的来路,在我的来路上有一篇一篇的短篇有一部一部的长篇,可是他们感觉不到,原因到底为何,其实道理很简单,我运气比他们好,天时地利人和,我到北大读书去了,书本帮助我培养了我的眼力——发现从前发现现在的眼力。我去给孩子们讲作文都要告诉他一个道理,我说你大脑里有多少知识,眼前才有多少财富,写作文才有多少素材,如果你的大脑是空空的,你就不可能对这个世界发生任何感应,这个世界再丰富对你来讲又有什么用,等于0。我给孩子们打了一个比方——你放学回家,在路边捡到了一只木头盒子,然后你说,晚上你要用这只木头盒子收看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这可能吗?根本不可能。为什么?因为这只木头盒子没有接受信号的装置和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木头盒子才能接收来自中央电视台的信号呢?一定是一个具有接受信号装置和能力的特定的木头盒子。你的大脑在未得到足够的知识装备之前,也就是那个空空如也的木头盒子,是没有用的。
四、创造力来自于阅读而获得的知识。
“创造”、“创造力”,已经是当下中国的高频词。但我想问诸位一个问题:这一话题在未与阅读联系起来时,谈论它有意义吗?没有阅读作为前提,所谓创造可能发生吗?创造是需要动力的,动力越强大,创造力也就越强大。卫星升空,需要威力巨大的火箭的推送。对于腾空而起的创造而言,知识是推送的火箭。这是一个十分朴素的道理。我在给孩子们讲课时,他们总会问我一个问题:你创作的灵感是哪儿来的。我说,何为灵感,灵感就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突然爆发,这就是灵感。
我和孩子们讲,一个作家,最大的能耐是什么,最大的能耐就是能够“无中生有”,我说孩子我给你纠正一下,无中生有有时候是个贬义词,但是现在是一个褒义词,它是一个哲学问题,有就是存在,存在哪里来的,是从无来的,我如果是一个作家,我就得有一个本领,你指什么我就能写什么,如果我做不到,我还算是一个作家吗?比如,地上有一根羽毛,你指着这个羽毛对我说,曹老师,现在你就给我写一个关于羽毛的故事,我是作家,我必须写。我说孩子你听好,我现在就给你写:“草地上有一根羽毛,它已经在这个地方待了好多天了,没人关注,这一天来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他们把羽毛捡起来看一看,又丢在了草丛里。临走的时候小女孩就问男孩,你说那个羽毛是属于哪一只鸟的呢?羽毛记住了这句话,下面的故事就是羽毛去寻找那只鸟,它找了一只又一只鸟,那些鸟都对它讲,你不是我的。这一天它遇到了一只孔雀,它问孔雀我是你的吗,孔雀没有搭理它,它又问了孔雀一句我是你的吗。孔雀不屑一顾的看了一下羽毛说,你也好意思问,我是你的吗。你不想一想,我是孔雀诶,我的羽毛是那么的华丽,你怎么可能是我的呢?羽毛很害臊,但是它没有放弃它的寻找。这一天它遇到了一只好心的鸟——云雀。云雀对它说你不是我的,但是我可以帮助你,满足一个愿望,我可以把你带到高高的天空,因为我是这个世界飞得最高最高的鸟,然后他叼着羽毛飞向天空去,一直穿越了云层,它放下了这根羽毛,羽毛就在蓝色的天空下优美的飞扬,最后落在了山头上,岩石上站着一只老鹰,他问老鹰我是你的吗,老鹰没有搭理它,因为老鹰的注意力正在前方的天空。前方的天空飞着一只鸟,云雀。老鹰突然起飞了,过了一会儿不远处的天空传来了凄厉的叫声。羽毛就在内心呼唤着,风你把我卷走吧,来了一阵大风把羽毛卷起来,羽毛就盘旋盘旋,落在了草地上,依然很多天过去了,无人关注,这一天早晨阳光灿烂,灿烂的阳光下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觅食,羽毛就在心里想其实在地上也挺好的,它就很想问那只母鸡我是你的吗,可是它已经没有勇气再问了。最后一个画面,灿烂的阳光下,那只母鸡打开了它的双翅,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翅膀上缺一根羽毛,这根羽毛也许是它的,也许不是。”
然后我告诉孩子们,我说这个叫羽毛的故事,就是那一天我看到天空有一支羽毛在大风中飞扬,然后产生的想象,给你们创造的这本图画书。我还告诉他们,这本图画书那一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做演讲,会议组织方搞了一次拍卖,这本图画书拍得了550美金,我的另外一本图画书,同样也是虚构的想象,拍到了950美金。另外一个美国人以850美金买走了一本同样的想象的图画书,我把三笔钱捐赠给了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刚才讲的羽毛的故事,其实是一个充满哲学意味的故事。我从哪来,我属于谁,这是存在主义的基本的主题。我心里很明白,我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是因为我曾经有15年的哲学阅读史。
这是我讲的第四个问题,下面我讲第五个问题。
五、阅读是实现民族愿景的必由之路
我们始终在勾画民族国家的未来蓝图。我们有极其宏大的抱负,我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梦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不将阅读作为根本性命题包括进来,实现这一切有可能吗?答案大概清清楚楚地在每一个人心中。也许那个叫“犹太”的民族可以直接告诉我们一个铁一般的答案。犹太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百分之零点二,而犹太人获得的各种诺贝尔奖却占了诺贝尔奖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二。耶稣、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奥本海默、毕加索、伯格森、海涅、门德尔松、卓别林、胡塞尔、洛克菲勒、卡夫卡等等,这些犹太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和路线。没有犹太人,这个世界也许不是这个样子。没有一个叫马克思的犹太人,会有这样一个中国吗?肯定不会。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强大?是因为人种的缘故———他们是优等于其他人种的人种吗?没有任何科学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其情形倒恰恰相反,他们在历史上是很不幸的。他们一直被描绘成劣等民族——一个与魔鬼做交易的民族,曾遭受过数次大屠杀。希特勒的罪恶当年如果彻底得逞,也许今天就看不到这个民族了。是犹太的宗教所产生的力量吗?尤瓦尔在《今日简史》中回答得很清楚:不是,根本不是。我们能有的解释就是:一,犹太人勤劳、刻苦;二,犹太人对读书极其重视。其重视程度达到:阅读是一种信仰,阅读是一种宗教。他们对书顶礼膜拜———正是对读书的永远重视,使他们始终占领了精神和知识的高地。
我这个地方举两个细节,犹太的小孩出生不久就会在板子上,就相当于原来的书,就相当于我们的竹简,涂上蜜,让小孩子舔,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在这个世界上最甜蜜的事情就是读书。第二点,犹太人的书柜,不可以放在床的尾部,不能用脚对着它,要放必须放在床头,因为在他们眼中书是神圣的,是不可亵渎的。
最后一点,阅读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的根本保障。
人类的现代文明是在永不停歇的传承中形成的。而用于传承的主要载体无疑是书籍。
在书籍未诞生之前,人类依靠的只是口口相传,依靠的只是代代传唱。文明进展的速度十分缓慢。在漫长时间里,人类基本上是原始部落在这颗星球上的四处撒落。也许是造物主的精心安排,人类后来发明了文字,进而用文字书写———书籍出现了。书籍的出现使人类文明的进展速度陡然加快了,而到了后来,由于书籍带来的思想和知识的广泛传播,其速度愈来愈快。书籍的流通将此地的文明传向彼地,将彼地的文明传向此地,将昨天的文明传至今天,将今天的文明传至明天。因为书籍,无论多么遥远的昨天,却可以活在当年。如果离开了图书,人类的文明是绝不可能在这个地球上出现的。
我就讲到这,谢谢大家!
原文链接:http://edu.bandao.cn/a/1702373536326063.html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4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5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6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7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8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9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
- 10党中央:各级党委和政府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统筹安排好婚嫁、生育、养育、教育等一体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