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 | 腊八,丰年留客足鸡豚

来源:新民晚报 发布:2024年01月18日 作者: 人气:92653


腊八,顾名思义,腊月初八,又称腊日。农历十二月,最常见的称呼是腊月。在古籍中,“腊”常见的有三种解释:腊者,接也,新旧交替的意思;腊者,猎也,“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腊日打猎的记载颇多;腊者,祭也,用肉类祭祖祭神。确实,各有道理,都说出了“腊”的重要内容,究竟谁先谁后,就见仁见智了。给我们普通人的感受是,这个月寒冷而干燥,适合将新鲜的肉类制作成更有利于保存的腊味,并且首先用于祭祀:“异代丹青在,千年祭祀同。”岁末年终,最重要的事情是祭祀祖先和鬼神。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是中国人道德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

说到腊味,黄澄澄的腊肉是我的乡愁。在我们老家大别山区,几乎所有的肉类都可以腌制成腊货。鸡鸭鱼肉,当然很普遍。最有特点的还是还是猪头、猪肝、猪肠,也可以制作成腊味。还有一种家禽,是鹅和鸭子的杂交,方言念“téng”,我不知道字怎么写。请教大家,有人说是“暾”,有人说是“駦”——都不甚妥帖。这家伙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好吃,尤其适合做成腊味。多少年后,念及此,一直觉得腊月是最可爱的月份。不仅仅是我,很多人都把儿时对吃的记忆烙在了心灵深处。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写这首《游山西村》时,是在他的故乡绍兴赋闲。这首诗最著名的句子,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是,正是因为处于丰年,有腊酒,有鸡豚,有淳朴的农家留客,才让诗人充分享受到山重水复之美。山西村,或称西村,是邻村,陆游拄着拐杖经常就走到了。《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写道:“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散策”与“拄杖无时夜叩门”中的“拄杖”是同一个意思。


各地腊味制作的方法不尽一致,但大多离不开腌、熏、晒三个核心环节,怎么着也要十天半个月以上。所以腊八,腊月初八,腊味还在制作之中,大概率吃不到新鲜的腊味。腊八的特色食品是腊八粥。早在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就记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腊八粥的兴盛与寺庙有关,所以叫“佛粥”。陆游说:“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清代诗人王季珠《腊八粥》一诗,就写了寺庙僧人团聚、熬粥而饮的景象:“开锅便喜百蔬香,差糁清盐不费糖。团坐朝阳同一啜,大家存有热心肠。”

腊八粥由哪些原料制成?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糯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可以想象,这样粗细搭配不仅吃起来更有质感,而且营养丰富。我喜欢吃粥,天天早上总是取三五样煮粥,算得上是简化版的腊八粥——我很满足,幸福就在一粥一饭之中。

腊八留下了很多的故事。武则天在腊八这天,祭祖之后,决定第二天游览上林苑。这时候天气已冷,百花凋零,于是以诏书的形式写了一首诗《腊日宣诏幸上苑》:“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号令人间,还要号令花神,真的是不可商量的霸气!传说第二天,在凛冽的寒风中,百花齐放,只有牡丹没有屈从武则天的旨意,因此被贬到洛阳。


腊八、腊日是重要的日子,自然诗词很多。杜甫在一首题为《腊日》的诗里这样写道:“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这是“诗圣”杜甫少有的幸福时刻。俗话说,“过了腊八便是年”。过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腊八拉开了过年的大幕。中国人的年,从腊八开始,到次年的元宵节结束,长达一个多月。这让我又颇为神往了起来。(韩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