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摇“秋招”爆火,“土味文化”逆袭
作者|惊蛰研究所 小冬
当大学生们还在为offer发愁,号称青海摇“祖师爷”的张诗尧却抛出了橄榄枝,为抽象的2024年再添一个热点。
近日,为组织一场百人青海摇活动,网红张诗尧开启线上面试活动,吸引了大量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被网友们戏称为社会摇秋招。大批年轻学生以“摇子”的身份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展示自己的才艺,争夺加入张诗尧团队的机会,热闹程度堪比“我要上春晚”。
当身为国家栋梁的大学生,与公众认知中被不入流甚至被贬低俗的“摇子”群体画上等号,流量和争议自然接踵而来。然而惊蛰研究所发现,近年来网络舆论对于“土味文化”的评价正在转变。
上985不如学社会摇?
“朝十晚四,月薪7000元,周末双休还给缴社保……”如果不了解情况,恐怕还有人会以为这又是哪个互联网大厂给出的秋招待遇,但是根据网友爆料,这是网红张诗尧为招募社会摇团队成员开的条件。
此外还传言,张诗尧团队对应聘者学历的要求是:中专提前批,大专择优录取,大专以上的都不要。
虽然这些“招聘要求”看上去过于抽象,但是因为节目效果奇佳,网友们不管是否得到考证,就当作真实信息传播开来引发全网关注,而且网友们甚至还自发挖掘出了应聘成功的真实案例。
根据网友们的说法,网红“陈诱惑”不久前接受了张诗尧的直播面试,并且成功通过考核。随后便有粉丝发现,“陈诱惑”已经喜提奥迪A8。不过,惊蛰研究所注意到,“陈诱惑”喜提A8的视频发布时间是10月29日,早于直播面试的时间。因此“白天面试上岸,晚上喜提A8”的说法并不属实。
然而这些过度发挥的段子,并没有打消年轻人对“社会摇秋招”的兴趣,反而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开始参与玩梗,甚至踊跃连麦、报名面试。就连在购物网站上搜索“秋招”,也会出现青海摇白手套等相关推荐商品。
这时人们发现,过去大家把社会摇和“摇子”当乐子,但当抽象表演可以开出库里南碎片时,观众们的价值观开始动摇,进而产生分歧。
在一部分人看来,社会摇动作重复,毫无美感和技巧可言,跳社会摇的“摇子”们大多又给人学历不高、不务正业的印象,因此“社会摇秋招”不过是loser们的狂欢。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当百万粉丝、高知博主公然嘲讽大学生就业难的时候,向来被瞧不起的社会摇却在提供岗位,谁在制造焦虑,谁在创造就业机会,一目了然。如果穿着孔乙己的长衫也等不到真正的秋招offer,倒不如干脆脱下长衫,说不定还能翻身开上库里南。
还有网友调侃道:“当初的我拉不下面子,现在的我拉不上紧身裤子。当初看的是笑话,现在看自己像个笑话。”
网友们的戏谑之间,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表现出对社会摇的明显改观。
摇子平反,“土味文化”崛起
在过去,主流舆论对于社会摇代表的土味文化的评价,普遍是偏负面的。
2018年4月3日,新华网点名批评“社会摇”现象,呼吁“别让社会摇等低俗视频晃散了你的‘诗与远方’”,并且指出过度娱乐化的内容扭曲了价值观甚至触碰了法律道德的底线。
3天后,网信办依法约谈快手平台,要求其暂停有关算法推荐功能,并封禁“王乐乐”“杨青柠”“仙洋”“牌牌琦”“陈山”等违规快手主播,禁止其再次注册直播账号。
当时对于社会摇主播们的处罚一点也不冤。
例如靠社会摇出圈的“牌牌琦”,给人留下的印象总是光膀子、戴着假冒名牌手表、爆粗口,整天流里流气。为了吸引流量,“牌牌琦”还不断炒作,与同为“摇子”的女友“小伊伊”炮制家暴传闻、吃安眠药自杀等假消息,甚至与师傅仙洋反目成仇等。
更关键的是,在以毫无底线的方式获得巨大的流量之后,社会摇网红们赚得盆满钵满,对整个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据媒体报道,“牌牌琦”2017年仅靠在快手上直播社会摇,就能够年入上千万,住独栋别墅、开宾利,引得众多青少年追捧、模仿,成为“逆天改命”的榜样。
社会摇的风靡让主播成为了“门槛低,来钱快”的理想职业,导致部分青少年产生了不劳而获的思想,幻想通过跳“社会摇”成为网红,从而忽视知识学习和辛勤工作的重要性。
但同时可以看到,其实是社会摇主播的负面形象与社会摇牢牢绑定,从而导致这种“土味文化”现象风评被害。当违规主播消失在大众视线里,社会摇不过是一种动作重复、缺乏技巧的网络舞蹈风格。而随着演绎社会摇的方式有了新的变化,这种低门槛的流行文化低俗的风评也开始发生转变。
从2023年10月开始,一支名为《科目三》的魔性舞蹈突然爆红网络。截至2023年12月,“科目三”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播放量就已超400亿次。甚至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赛场上,也听到《科目三》神曲。
不论是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还是动感魔性的背景音乐,《科目三》都高度符合人们对社会摇的定义,但这次舆论对社会摇的评价却实现了反转。
央广网撰文评价:“科目三”来自民间,来自普通人,来自人们热气腾腾的生活,展现的是真实可亲的人间烟火气。称“科目三”是以草根文化为代表的网络文化进一步下沉和多元化发展的体现。并且因为“科目三”火到了外网,产生了大量外国人跳“科目三”的爆款视频,“科目三”还被赋予了文化自信的期许。
从“精神污染”摇身一变成为文化输出,“科目三”的爆火俨然成为了一道文化奇景。而在最近几年,不光“科目三”为社会摇成功平反,“土味文化”也在悄然觉醒。
今年10月,抽象博主“药水哥”因为一条参加健美比赛的短视频,再度出现在公众视线里。粉丝们惊讶地发现,过去在“金色大厅”直播间里,一脸茫然、挺着大肚子整活的“小丑”,竟然练出了一身腱子肉。
难以置信的网友抛出“合理怀疑”,认为“药水哥”在3年前与向佐的擂台PK中完成了灵魂互换,还有粉丝评价“药水哥”一夜之间从抽象教父变成了励志典范,摘掉了“低俗文化”的帽子,笼罩上了正能量的光环。
“土味文化”引发群体共情
实际上,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土味文化”崛起现象,当属凤凰传奇的“翻红”。
在2017年上线的《吐槽大会第一季》第10期节目中,李诞吐槽凤凰传奇时说道:“每一个人都听过凤凰传奇的歌,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承认。”对此,凤凰传奇也大方承认早期的风格确实“土”。而那时人们关于凤凰传奇的联想,仍然是制霸广场舞的神曲组合。
然而在2021年播出的《为歌而赞第二季》第7期节目中,凤凰传奇翻唱的《海底》收获了全网好评,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网友评价,凤凰传奇的翻唱改动了部分歌词,把原本忧郁颓靡的曲风演绎成更加积极温暖的版本,使更多人产生共鸣。
凤凰传奇的翻红也离不开互联网的“助攻”。
2023年7月,一条名为“凤凰传奇赤峰音乐节我先疯为敬”的视频在B站走红,播放量一度超过520万次。视频中,当凤凰传奇演唱《奢香夫人》时,全场观众用呐喊的嗓音集体唱出“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的震撼氛围溢出屏幕,令不少用户留下了被感动落泪的弹幕。
2个月后的杭州亚运会赛场上,一位00后现场DJ在中场休息时又放起了这首《奢香夫人》,随后现场拍摄的短视频火爆全网,许多年轻人因此了解并喜欢上了这首歌曲以及凤凰传奇。
随着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凤凰传奇此前的作品也被网友们挖掘出来。2023年11月,为了纪念嫦娥五号探月工程的成功,中国爱乐乐团在2014年改编的《月亮之上》交响乐版被选中作为相关视频配乐,并且称其为“广寒宫破阵曲”。
后来相关版本的音乐又被很多视频UP主使用,令不少网友对凤凰传奇有了新的认知,凤凰传奇的“土味”刻板印象也逐渐消除。2024年,凤凰传奇举办的 “吉祥如意”巡回演唱会门票销售异常火爆。至此,昔日制霸广场舞界的神曲组合,也成了年轻人心目中的顶流。
事实上,从“土味文化”崛起的时间线上不难看出,“土味文化”的口碑反转源自于后疫情时代,人们越来越在意现实的生活需求。
过去舆论对于“土味文化”的批判,其实是一种来自中产、精英阶层居高临下式的鄙视。因为收入稳定、生活富足,所以大多数人都对“摇子”们在直播间里“赛博乞讨”的行为嗤之以鼻。
甚至一部分人只是希望通过批判的方式,让自己与对方区隔开来以获得一种精神认知上的“高人一等”。本质上,这种行为和高杠杆买豪宅、送孩子上国际学校、钟情Omakase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当财富光环逐渐暗淡,中产、精英们开始接受citywalk和大牌平替,沉沦在中产返贫的焦虑中。同时,网络话语权交接到了有钱、有闲,但为前途担忧的年轻群体手上。这时,“土味文化”的好,才又被重新发掘。
观众并非不知道什么是低俗,他们只是在借“土味文化”缓解自己的焦虑、发泄心中的不满。
虽然嘴上说着“翻身开上库里南”,但是真正打心底愿意把“摇子”当成职业的大学生又有多少?当过气网红马保国、闻会军成为夜店演出的顶流,那些在台下拍照互动的年轻人里又有几个是真的粉丝?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前体操世界冠军、退役体操运动员吴柳芳遭遇“擦边风波”时,会有大批网友跳出来为她声援。因为,大家都不过是在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面对现实,一部分人早已脱下长衫。
今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增设网络主播为国家新职业,标志网络主播的职业身份在“国家确定职业分类”上得以确立。另有数据显示,48.4%的职业网络主播带动了1至10人就业,22.4%的网络主播带动10至50人就业,9.6%的职业网络主播带动1000人以上就业。
也正因为如此,尽管仍然存在批判的声音,投身“土味文化”的人仍然络绎不绝。一句“不偷不抢,靠能力赚钱不寒碜”便能够摆脱精神上的负担,这或许是当下适合所有人的“百忧解”。
对于“土味文化”的兴起,有的人会将其理解为“刻奇”(kitsch),即通过对有缺陷的艺术进行有缺陷的复制或毫无价值的模仿,从而产生一种虚假的审美崇高感来讨好自己、迎合自己。但当围观的人们也开始为“土味文化”摇旗呐喊时,这就不只是某个个体或群体的自嗨,而是社会层面的集体审丑。
存在主义哲学家认为存在是虚无的、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无意义的,而审丑是对这种荒诞现实的一种认知和表达。通过对丑的审视,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的荒谬和人生的困境。而当人们在审丑的过程中挖掘出新的价值,也是对“虚伪的美”的反思和抵制。
互联网让人们看到了真实世界中存在的差距,也给了大家选择的权利。尽管舆论上总有交锋,但热衷绅装骑行的上海“萨普”和青海“摇子”,都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热门文章
- 1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2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3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4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5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6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7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8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
- 9樊某离婚后财产分割案,一、二审判决不符合情理法,是引发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导火线
- 10党中央:各级党委和政府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统筹安排好婚嫁、生育、养育、教育等一体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