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联合摄制的四集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1月8日晚播

来源: 发布:2025年01月09日 作者: 人气:93578

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联合摄制的四集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1月8日晚播出第四集《以案促改促治》。

公共资源交易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场,承载着有效配置公共资源的重要使命。同时,这一领域又具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政策性专业性强等特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纪委监委从评审专家违规评标问题切入,严肃查处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系列腐败案。

有群众举报称,在某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几名评审专家收受了中标企业好处,甚至在评标现场明目张胆地违规沟通。赤峰市纪委监委调取当天评标现场录像,发现果然存在举报反映的情况。

顺着这一线索摸查下去,发现参与这场评标的6名评审专家在多个项目中都曾收取好处费,这些项目又牵出了其他收受好处的评审专家,调查范围不断扩大。

从这些专家交代的情况看,不少人已把评标当成了赚钱的营生,专业标准完全被抛在了脑后。

王瑞、王志勇在违纪违法的评审专家中非常典型,他们都身兼多重角色,既是水利部门的公职人员,又具备评审专家资格,还充当起了在当地俗称“黄牛”的掮客角色,不仅自己收好处费违规评标,还帮助投标企业串联其他评委,从中再抽取一部分好处。

王瑞:就是流于形式去招投标。评委专家们基本上就是带着意向去评标,标书这一块要说认认真真看的,我觉得几乎不太有。

王志勇:基本上也都没咋看,按照企业给的好处费的多少给打高分。

评审专家只是该案腐败链条上的一环,顺着链条摸查,上下游各方角色都参与其中。

赤峰市纪委监委调集全市17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组成6个审查调查组,全面起底、深挖彻查相关问题线索,将调查对象由评审专家、中标企业等群体向招标单位、财政评审单位延伸,起出了一张盘根错节的利益网,涉及330个涉案项目,处理700多名涉案人,其中公职人员135名。

按照相关制度规定,赤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为全市项目提供招投标服务,交易中心评标系统在评标前40分钟随机抽取评审专家名单,以防有人提前围猎专家。

然而,别有用心的人仍然能在这短短40分钟里相互串通。有的评审专家一接到通知,立即就在相关微信群里发出暗号,示意可以来找他做工作了。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 张智超:比如一个专家被抽中了,但没有人找他,他就会在群里发一句“今天阳光明媚”之类的暗语,很快就有人就把电话打过去了。

政府设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目的是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的招标平台,加强对评标过程的监管。然而调查发现,一段时间以来赤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评标现场乱象失察失管,更有甚者,还有个别工作人员充当内鬼,谋取私利。

2024年初,某项目评审专家名单一出,交易中心职工鲁超然立即用短信发送给了一家招标代理公司。该公司代理的企业顺利中标后,给鲁超然的好处费高达35万元。

鲁超然:这个钱他当时给我,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钱。

当时,赤峰市公共资源招投标领域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乱象,让想要公正招标的甲方单位、想要公平竞争的守法企业、想要公正评标的专家评委深感无奈。

赤峰市坚持以办案促整改,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制度缺失及监管漏洞,推动相关部门制定完善《赤峰市本级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等75项制度性文件,进一步加强对公共资源领域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健全完善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

赤峰市纪委监委针对案件暴露出的招标方、投标方、评审专家、招标代理机构、财政评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6个环节的问题,全链条、全流程、全周期剖析原因、提出建议、推进整改,发出多份纪检监察建议,督促职能部门加强行业监管。

深化改革是阻断腐败滋生蔓延的重要途径,赤峰市创新开展工位式远程异地分散评标模式,实现专家随机抽取、远程分散评标、全程见证监督,评审专家互不见面、互不熟悉,杜绝了提前私下勾兑等情况。

赤峰市查办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系列腐败案及开展专项整治以来,随着廉洁风险隐患逐步清除,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活跃度明显提高,反腐败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获得了企业和群众实实在在的认可与支持。

来源:央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