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亿!宋城演艺拿下青岛“丝路千古情”

来源: 发布:2025年01月16日 作者: 人气:93212

2025年初,一笔总投资13亿元的大型演艺公园敲定合作,落地于青岛胶州的上合核心区。

项目名称叫“宋城青岛丝路千古情”,占地120亩,将以齐鲁文化、海上丝路文化和上合元素为核心,力图成为集文化展示、演艺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预计2026年7月建成并开放。

据悉,该项目合作方——宋城演艺被誉为“中国演艺第一股”,此前在杭州、西安、丽江等地已有不少成功案例。

针对本次合作,部分本地网民既兴奋又担忧:“宋城演艺靠谱吗?能保证项目顺利落地吗?这次的项目会不了了之吗?”

01

“千古情”的千亿梦

据介绍,此次签约的“丝路千古情”大型演艺项目,由青岛国资企业负责该项目的投融资与建设,宋城演艺提供品牌授权、创意设计等服务并负责后期运营管理,服务费总计2.6亿元。

签约现场。图源:宋城演艺官网

资料显示,宋城演艺起步于1994年,彼时企业创始人黄巧灵受到《清明上河图》模型启发,斥资1.8亿元开发了杭州宋城景区,并效法迪士尼策划编排了原创文化表演《宋城千古情》,开创了“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的经营模式。

图源:执惠

2010年,宋城股份在深交所上市(2014年更名为“宋城演艺”),随即开始了一轮异地扩张,以“千古情”为核心IP,试图将“实体乐园+旅游演艺”的商业模式复制到全国。

黄巧灵曾在内部提出,要将公司市值从百亿扩大到千亿。“《宋城千古情》一年能产生2亿多的利润——这样的节目如果我们办10台,就有20亿的利润。如果能够把这个市场抓住,可能会超过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的利润。”

杭州宋城千古情

据官方信息,目前宋城演艺在全国共运营9个自营景区及4个轻资产项目。作为包揽了总导演、总策划职位的企业实控人黄巧灵,其一直引以为傲的,是“千古情”长期领先于业内的高毛利

2024年前三季度,宋城演艺毛利率高达71.87%,净利率达到51.64%;比起旅游及景区行业整体年均20%以上的毛利率,可谓“遥遥领先”。

搜狐旅游梳理了宋城演艺过往近十年的营收情况,发现自2018年达到32亿元的顶峰后,企业开始出现业绩下滑。2023年营收仅恢复至巅峰期的六成,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4.69%,净利润同比下降5.54%。

对于公司王牌演艺——《宋城千古情》的满意度,搜狐旅游查阅了OTA(在线旅游平台)的消费者点评,总体趋于正面,认为“沉浸式表演震撼、不可错过”;也有少部分消费者表示失望,认为表演“粗制滥造,体验差、浪费钱”。

02

项目停滞,压力重重

近年来,虽然在杭州、桂林等地项目人气颇高,宋城演艺的经营和业务拓展依然面临诸多压力。

宋城演艺于2018年打造的西塘·中国演艺小镇项目,总投资100亿元,至今未开业。据《中国经营报》记者去年7月实地调查发现,项目施工现场处于停工闲置状态。

西塘宋城演艺谷项目已停工 图源中国经营报

同样在规划中的珠海宋城演艺度假区也未见明显进展。2019年9月30日,珠海政府与宋城演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投资150亿元,预计2022年建成开业。

这个曾被视为宋城演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旗舰项目”、“世界级演艺度假目的地”的文旅综合体,自2020年4月开工后便陷入停滞。

珠海宋城演艺度假区堆满建筑垃圾 图源珠海微房产

受投资者关注的还有上海宋城项目。2021年4月,宋城演艺在上海世博前滩开设演艺公园,对标纽约百老汇。然而,该项目在开业后不久因疫情等因素而暂时关闭。

2023年7月重启开业后,单人票价从399元下调至318元,改版后的《上海千古情》还联动了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虽然大多数网友给出了较为积极的评价,也有少部分消费者认为演出“非常无聊”。

疫情后,各地面临团队游客的减少,散客自由行、定制游在崛起。宋城演艺“千古情”也遭遇了场次和单场营收的下滑。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杭州宋城项目在2024年第三季度日均演出场次4.8场,同比下降23%;公司财报显示,2024第三季度合计演出场次约3900场,收入8.36亿,单场营收约21万;对比2023年同期26万/场的营收水平,下降19%

宋城演艺在回复投资者提问中称:“部分成熟项目三季度普遍面临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其他目的地分流、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与2023年同期相比略有差距。面对市场各种因素的变化,我们有信心做好应对并不断提升项目的竞争力。”

胶州湾跨海大桥。图源视觉中国

回到青岛胶州的“丝路千古情”项目。青岛作为滨海资源发达的旅游城市,目前已有极地海洋公园、方特、东方影都、明月山海间等成熟文旅项目。

胶州为青岛市代管的县级市,北宋朝廷曾在这里设立北方唯一的海关重镇。如今的上合示范区距离青岛主城区约1小时车程。此前,胶州市在文旅项目建设方面诸多发力,但未有成功落地的文旅项目。

此番宣布联手“中国演艺第一股”,打出千年前“海上丝路”的招牌。项目能否避免重蹈覆辙成功落地,为青岛胶州文旅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