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聚冷晓琨:人形机器人爆火后,一季度卖了250台,提前完成半年的任务量
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
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郑松毅
编辑|杨锦
3月15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推动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办。
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星动纪元创始人陈建宇、宇树科技副总经理王启舟等多位专家和企业代表与会。
会上,冷晓琨对人形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分析和预测。
他表示,“人形机器人迎来大规模爆发,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得益于国家这十年来在机器人产业链上的布局。”
乐聚人形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今年1月完成了第100台人形机器人的发布和交付,算是产业化落地的第一个里程碑。
“没想到年后这波行情来得这么猛,第一季度交付订单直接冲到250台——这原本是我们预估的半年任务量,这波热度带来的市场红利确实超出预期。”冷晓琨说。
9年的发展经历,让冷晓琨对这一波人形机器人热潮有着清晰而又冷静的判断——“预计半年内,行业会回归冷静,按照正常商业逻辑走。”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人形机器人”会突然爆火?
冷晓琨的解释是,“大模型和具身智能需要能够进入物理世界的载体,而人形机器人就是最合适的载体。必须承认这次确实是沾了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的光。”
当前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人形机器人,能文善武。但比起欣赏才艺,大家似乎更好奇这样的机器人何时才能走进实际应用场景中,解决现实问题?而不仅是一阵风就能吹过去的“科技噱头”。
这也是多年来让冷晓琨深思和头疼的关键问题——人形机器人到底卖给谁?怎么卖?
在他看来,让机器人服务人、服务产业,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热点会凉,但产业需求永远都在。
“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路线已经逐渐收敛,如何把"大脑"(智能系统)和"小脑"(运动控制)深度融合是实现产业化关键。”冷晓琨强调。
谈及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推进,冷晓琨认为有三个重要阶段,分别是面向科研机构和展厅场景、工业场景落地、最后是家用场景。
“去年我们给清华、北大、哈工大、上海交大这些高校都是十几台、几十台地交付,主要用在科研平台做技术验证。今年订单大头变成展厅讲解员——给机器人装上大模型后,它们像真人一样在展厅里做讲解。虽然这类场景对物理交互要求不高,但算是初步实现了大模型和机器人本体的实际融合。”
“对于工业场景,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怀疑人形机器人进去有没有实际用处,因为现阶段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人形机器人又受限于效率和成本问题。但在我们把国内车厂走过一遍后发现,不用机械臂、不用四足机器人的复杂场景,正是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机会点。”
至于机器人什么时候才能像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一样走入家庭,冷晓琨的判断是,“3到5年能实用化,真正在家庭场景广泛使用至少还需要10年时间。在家庭使用不光靠技术,安全问题、伦理问题、市场准入这些坎儿都得过。”
分享最后,冷晓琨将人形机器人市场现状比作2013年前后的新能源汽车。无论是社会接受度、产业链成熟度还是出货量都很相似。
他判断,“下半年行业总出货量能破万台,甚至单家厂商就能破万——当年‘蔚小理’也就是这个量级。所以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这条路,至少还要打十年持久战。”
- 上一条:地方政府,急了
- 下一条:广西桂林十大名菜、十大特产、十大景点,你都知道哪些?
热门文章
- 1哈瓦那到北京要多少钱?一位古巴老人的往事,看哭了无数中国网友
- 2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3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4“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5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6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7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8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
- 9抓牢五年一遇的战略性投资机会!最低三折起、最高优惠三万元,总有一款适合您!
- 10让极暗成为过去,让光明普照未来 ——情客旅行 陈炜 年终致语2021